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三)国民政府播迁台湾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继续向全国各地推进,国军则节节败退。全面内战期间,台湾比较安定而罕受战火波及。1949年1月,国民政府以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同时又陆续将大量黄金、美钞及文物分批从大陆运往台湾。1949年12月7日,国民政府宣布迁设台湾,继续保持中华民国的旗号,以台北为政府所在地。当时原代总统李宗仁飞赴美国不归,蒋介石遂于1950年3月1日复出。其后政权由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长期掌握。国府迁台后,据守台湾、澎湖、金门、马祖诸岛,合称“台澎金马”。原来台湾形势岌岌可危,后因1950年6月韩战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协防台湾海峡,于是转危为安。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也汲取忽视民生尤其农村治理的教训,推行土地改革、发展地区经济。台海两岸分治的局面持续至今。

国民党统一全国后迅即丢掉大陆政权,除了其自身失误外,有没有其他客观因素?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

国民党于1947年底正式施行《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以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副之。图为1948年5月20日,总统及副总统在南京宣誓就职时合影。前排左起第十三为总统蒋介石、十四为副总统李宗仁。当时内战正打得激烈,国军不断受挫,国民党形势日危。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2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2

1949年初,蒋介石宣布引退,回到故乡浙江奉化。左图:蒋介石在家乡与亲属合影;右图:蒋介石在家乡接见孙科(孙中山之子,右一)等人。蒋介石表面引退,实质仍掌国民党军政大权,并在家乡多次会见军政要员,部署国府播迁台湾事宜。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3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3

蒋介石引退后,由李宗仁(左)出任代总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接近完全瓦解。11月,李宗仁以养病为由,宣布军政交由行政院长阎锡山(右)负责,飞赴香港,次月赴美不归。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4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4

1949年1至12月间,蒋介石以亲信将领陈诚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安排国府迁台。图为是年10月10日,陈诚以台湾省政府主席身份在双十国庆典礼上阅兵。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5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5

1948年11月至1949年10月间,国民党将储存在上海中央银行的大部分国库黄金秘密运到台湾,对台湾日后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左图:报章报道秘密运金;右图:大批黄金运到台湾。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6_v2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6_v2

1949年10月24至27日,解放军9,000余人从福建渡海攻金门,登陆后大部分遭国军歼灭。此役令解放军一时未能进一步渡过台湾海峡,让国民党取得喘息空间,对日后两岸长期分治有重要影响。左图:在金门岛上的古宁头战役中,国军俘获大量解放军;右图:1952年1月,蒋介石视察金门。1949年起,金门即成国共对峙的前线,1954、1958年更爆发两次大规模炮战。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7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7

1949年,大量国军乘船从大陆撤到台湾。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8

1949年12月7日,国民政府宣布迁设台湾,蒋介石于次年3月1日宣布复行视事。左图:1950年1月的蒋介石;右图:1950年3月3日台湾《中央日报》报道蒋介石复行视事。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9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9

正当解放军部署攻台之际,1950年6月25日,韩战(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台湾海峡局势的转捩点。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0
mainsite_psd_neizhansan03_10

1950年6月韩战爆发,美国随即派遣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令解放军无法渡海攻台,国民党得以在台湾立稳阵脚。左图:1950年台湾海峡的美军第七舰队;右图:1950年7月31日,蒋介石到台北机场迎接来访的美军司令麦克亚瑟(Douglas MacArthur)。

ebook

美国总统杜鲁门(Harry S. Truman)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素欠好感,当国军在内战后期迭遭大败时近乎袖手旁观。1950年6月韩战爆发,朝鲜(即北韩,属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很快便攻占韩国(即南韩,属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大部分地方。韩国若失,日本亦危。杜鲁门惊觉共产势力有可能控制整个东亚,遂一改过往政策,决定强力介入,一方面派第七舰队保护台湾,并增援国民党,又组成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由名将麦克亚瑟统领,反攻朝鲜军,直抵鸭绿江边。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感受到威胁,乃于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主将,率军(以“中国人民自愿军”名义参战)进入朝鲜半岛,与联合国军交战。1953年7月各方停战。韩战令国民党转危为安,得以逐渐巩固在台湾的统治,成为台海两岸长期分治的重要转折。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最后一段,有以下注释:“台湾某要人私下语人,谓韩战是国民党的西安事变。意思是西安事变救了共产党,韩战救了国民党。”

国民党统一全国后迅即丢掉大陆政权,除了其自身失误外,有没有其他客观因素?

国民党之失败,不仅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多原因,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就其主观因素而言,该党代表官僚资产阶级,为地主资本家谋利益而忽视城乡贫民福祉,内部组织涣散、帮派林立,军事指挥失误、士气低落,既难以团结不同政见者,又面临外寇强敌之侵扰,这些内忧外患均是其致命的痼疾。不过从中国宏观历史来考察,其国祚也有不能不短命的客观因素。观诸中国历代之兴治盛衰乱亡,在以小农自然经济为根基的专制王朝治下,实难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规。在历史上,凡属乍由分裂割据而统一之王朝,国祚多属短命:秦结束春秋战国后仅存15年;结束三国分立的西晋仅存51年,如从灭吴起计则只有36年;统一南北朝的隋仅存38年,如从灭陈起计则只有30年;并吞夏金宋的元共98年,如从灭南宋起计则只有89年;民国以北伐终止军阀混战也仅能度过22载。盖乍一结束分裂而统一,所承受长期战乱的历史包袱过于沉重,一时积重难返。反之,承短命统一而来者却往往国祚较长,如秦以后之汉、隋以后之唐、元以后之明。此论不敢谓之正确的“规律”,唯其现象却有待科学考证,治史者于此不可不详察!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FOTOE。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