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一)重慶談判與《雙十協定》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6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6

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的固有矛盾重起,加上接受日軍投降、爭擴地盤及軍力配置等新問題,國內局勢堪憂。久經戰亂的全國人民要求實現持久和平,美蘇兩國也力促國共和談。

1945年8月,蔣介石三次致函中共主席毛澤東,邀其來重慶談判。同年8月28日,在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Patrick J. Hurley)親往迎接及陪同下,毛澤東率團從延安飛抵重慶。中共代表團有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國民黨代表團包括蔣介石、王世杰、張群等。經過43天談判,國共雙方於1945年10月10日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又稱《雙十協定》。國民政府接受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同意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協議涉及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及黨派平等合法化等重大問題。不過,國民黨要求中共大力裁軍並聽從其統一指揮,中共則不願放棄槍桿子、極力保持軍隊的獨立性,因而雙方在各地的武裝磨擦一直未斷。

美蘇在二次大戰後各自形成自己領導的陣營,國共從意識形態上分屬兩大陣營。為何美蘇戰後皆欲促成國共談判?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1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此後國軍陸續開往淪陷區接受日軍投降及收繳日偽物資。美軍飛機曾在接收過程中協助運送國軍。圖為1945年9月,在南京投降的日軍接受國軍檢查。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2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2

國軍加緊開往淪陷區的同時,中共軍隊亦加快向東北、華北部分淪陷區挺進。圖為1945年8月30日,中共軍隊進抵華北和東北之間的戰略重地山海關。

ebook

1945年8月30日,中共派軍隊與一支蘇軍小分隊會合,抵達山海關,要求守城日軍投降,但守城日軍表示只會向國軍投降。中共軍隊與蘇軍隨即攻城,最終攻下山海關。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3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3

戰後國共磨擦加劇,全國民眾及美蘇兩國都希望國共和談。左圖:1945年8月下旬在陪都重慶的蔣介石,是月蔣介石曾三次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右圖:毛澤東回覆蔣介石,表示願意到重慶會談。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4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4

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左二)、周恩來(右二)、王若飛(右一)與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左三)、國民黨代表張治中(左一),在出發往重慶談判前於延安機場合影。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5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5

參與1945年國共談判的三方代表在重慶合影,前排左起: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蔣介石、毛澤東。赫爾利陪同毛澤東到重慶,其中一個目的是確保毛澤東安全。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6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6

國共重慶談判期間兩幅最具代表性的照片,左圖:蔣介石、毛澤東合影;右圖:蔣介石、毛澤東在席間互相敬酒。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7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7

經過43天的談判,1945年10月10日,國共達成《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又稱《雙十協定》,主要內容包括避免內戰、實行民主憲政、軍隊整編、中共承認國民政府的合法領導地位、國民政府承認中共及一切黨派的平等合法地位等。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8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8

    《雙十協定》簽訂後,1945年10月11日,國民政府代表張治中(左二)陪同毛澤東離重慶回延安,國民政府軍政部長陳誠(右二)等到機場送行。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9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9

重慶談判期間,國共邊談邊打,當中以山西的衝突規模較大。左圖: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給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關於與共軍作戰的密函;右圖:重慶談判期間國民黨大量印製《剿匪手本》。自1927年國共決裂起,國民黨一直視中共為「共匪」。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10
mainsite_psd_neizhaner01_10

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國共在山西爆發上黨戰役,共軍獲勝。左圖:共軍在上黨戰役攻打國軍陣地;右圖:毛澤東在重慶談判期間,曾利用中共南方局此機要電台指揮上黨戰役。重慶談判與《雙十協定》,無法化解國共的根本矛盾。

美蘇在二次大戰後各自形成自己領導的陣營,國共從意識形態上分屬兩大陣營。為何美蘇戰後皆欲促成國共談判?

美蘇在二次大戰結束初期的作爲及對華政策,應從歷史規律、國際形勢、各自在中國的利益考慮來分析。

從西方近400年的歷史規律來看,大凡經過大戰,戰勝國之間每每會達成瓜分勢力範圍的平衡協議,藉此建立戰後國際新秩序:1618至1648年的歐洲三十年戰爭後有《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有維也納體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有《凡爾賽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美蘇超級大國的地位已確立,1945年2月的雅爾達會議及相關協定,實際上就是美蘇瓜分世界的協議,用以建立以美蘇為首的戰後新國際秩序。

從當時國際形勢來看,由於美蘇成為二戰後兩大超級大國,一時間彼此都無法壓倒對方,亦不想在大戰剛過即面對新的戰爭風險,乃劃分勢力範圍:西歐歸美國、東歐歸蘇聯;個別國家則被一分為二,造成東西德、南北韓、南北越的分裂,中國亦成為美蘇力圖分而治之的對象。

對於中國,美蘇戰後都想扶植在華勢力,鞏固自身利益。在意識形態上,資本主義的美國和國民黨是一方,共產主義的蘇聯和中共屬另一方。美國雖然支持國民黨,但對蔣介石政府早有不滿。美國在1944年起已與中共接觸,一些美國軍政要人甚至對中共存有好感。美國固然不想見到親蘇的中共取代國民黨,但亦想借中共來制衡蔣介石,以便在中國建立一個較易受美國控制的政府。至於蘇聯,則視戰後已擁有軍隊約百萬人的中共為一重要棋子,但不相信中共能打敗並取代當時擁有數百萬大軍的國民黨政權,故認為促進國共和談以保存中共,較符合自己的利益。此外,1945年8月《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蘇聯從這份與國民政府訂立的條約獲得巨大好處,不想因國共爆發內戰而影響其在中國的既得利益。總之,美蘇雙方在戰後,都想利用國共兩黨來維護自身利益,所以皆採取促使和談、分而治之的策略。就算後來國共内戰大局漸漸明朗,兩國仍希望國共兩黨談判,沿長江劃江而治,形成共產黨統治北方(蘇聯勢力範圍)、國民黨統治南方(美國勢力範圍)的局面。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