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一)盧溝橋事變與全面抗戰爆發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2

侵略中國及稱霸世界為日本的既定國策。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起,日本先佔領東北、後染指華北,逐步侵華。西安事變後,日本見國共停止內戰,乃加速鯨吞中國的步伐。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嚴辭拒絕。當夜日軍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第二十九軍吉星文、金振中等率兵奮起抗戰,是為「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事變震驚中外,中國朝野皆知不能再坐視日本侵略。7月17日,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蔣介石委員長在廬山發表抗戰聲明。8月14日,《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正式發表。同時,國共兩黨也達成第二次正式合作,共同抗日。「七七事變」成為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端,也是中國八年全面抗戰(1937-1945)的起點。

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是否正式向日宣戰書?國共兩黨在1937年 7月15日及9月22日分別公佈的合作宣言,名稱有何不同、內容是否一致?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1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1

抗戰期間的盧溝橋全景,右方為宛平縣城。

ebook

盧溝橋,又稱「蘆溝橋」,位於今北京豐台區永定河上。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成於金明昌三年(1192)。初名「廣利橋」,明正統九年(1444)重修。清康熙時毀於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建。盧溝橋全長268米,寬9.4米,為11孔連拱石拱橋,跨徑11.6至14.26米不等。全橋均為石結構。兩側石欄杆共有望柱62根,主柱頂精刻石獅484個,姿態各異。橋面為花崗岩石板鋪砌,10個橋墩上游有風水尖,下游為方形鳳凰台,橋台有燕翅,燕翅有八角翼牆。橋兩端均有華表、石碑,當中有乾隆帝御題的「盧溝曉月」碑亭。「盧溝曉月」為著名「燕京八景」之一。此橋歷經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達800餘年。當中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更令此橋倍添滄桑、傳奇。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2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2

兩幅攝於1937年7月7日駐守北平西南盧溝橋上中國守軍的照片,左圖:中國士兵駐守在「盧溝曉月」碑亭;右圖:中國士兵在橋柱的石獅之間堆起沙包,持槍戒備。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3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3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期間,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中國守軍拒絕。當晚日軍發動進攻,史稱「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圖為日軍進攻盧溝橋及宛平縣城,由日本隨軍畫師所繪。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4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4

                                                            1937年7月率軍守衛盧溝橋及宛平的吉星文。

ebook

吉星文參加過長城抗戰,曾力挫日軍,以戰功升為第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一一零旅二一九團團長,其後獲委以駐守宛平的重任,盧溝橋即在其防務範圍內。1930年代中,日本加緊在華北擴張,宛平為保定通往北平的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日軍於1937年7月7日以士兵「失蹤」為由要求入宛平縣城搜查時,吉星文嚴辭拒絕,日軍遂進攻盧溝橋、宛平縣城,吉星文率部奮起抵抗,故吉星文被視為打響全面抗戰第一槍的人。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5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5

1937年「七七事變」期間,中國軍隊在盧溝橋奮力抵抗日軍。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6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6

              1937年「七七事變」期間,宛平縣城內的中國軍隊緊急奔赴抗日前線。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7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7

1937年「七七事變」期間,日軍炮轟宛平縣城。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8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8

左圖:日本朝日新聞專門為「七七事變」增刊的《北支事變畫報》,報道日本的中國駐屯軍在1937年7月9日夜晚偷襲中國軍隊歸來後高呼「天皇萬歲」;右圖:日軍繪製的1937年7月19日盧溝橋一帶中日兩軍態勢圖。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9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9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以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身份,在廬山宣佈抗戰,強調:「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這次演說,被視為中國的抗戰宣言。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10
mainsite_psd_kangzhaner01_10

左圖: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的自衛抗戰聲明書;右圖:1937年7月15日中共發表《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又名《中國共產黨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送交國民政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將之發表,名為《共赴國難宣言》。「七七事變」令國共聯手抗日,為兩黨第二次合作。

ebook

根據《共赴國難宣言》,中共承認三民主義、取消反政府的暴動、停止沒收地主土地(旋改「減租減息」)、將紅色根據地改稱「邊區」、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並改編。1937年8月22日,西北的中共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12日,番號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更名後仍主要自稱為「八路軍」。該軍由朱德任總司令、彭德懷任副總司令。而中共另一支在江西等東南八省活動的武裝則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任軍長。國共兩黨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年8月14日《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是否正式向日宣戰書?國共兩黨在1937年 7月15日及9月22日分別公佈的合作宣言,名稱有何不同、內容是否一致?

1937年8月14日公佈的《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雖表達中國全面對日抗戰的決心,但並非正式的宣戰書。國民政府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才於1941年12月9日隨美、英等國正式對日宣戰。另1937年7月15日中共發表《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並送交國民政府。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將之發表,名為《共赴國難宣言》。兩次公佈名稱雖然不同,而內容卻無甚大差異。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