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三)戰前香港的社會文化生活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戰前香港社會具有殖民地社會的鮮明特徵。經濟上,英商掌握着香港的經濟命脈。其中最具實力的四大英資集團是滙豐、渣打、怡和、太古。政治上,外籍人士在香港政府中佔着大大小小的行政職位。就連政府部門中的許多較低級職位,如警隊督察、獄卒、衛生局幫辦、工務局管工以及各政府機構中的文員等,也多優先考慮外籍人士,給予華人的機會很少。這種制度,令外籍人士得以過着優渥的生活。除了少數上層華人外,一般華人生活多不寬裕,基層民眾尤苦。由於缺乏免費教育,貧窮家庭的兒童很難上學。儘管制度上、社會上存在許多不足,但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香港在戰前仍有進步:轉口貿易和工業持續增長、香港大學開學、知識界的文教氣氛活躍、電影工業開始萌芽、體育漸受到重視、出版業日趨蓬勃等,都為戰前的香港社會增添多種色彩。

戰前香港在社會文化上的成果,對戰後香港有何影響?試以電影、足球為例引證。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

1938年在粉嶺狩獵的英國人。由開埠到二戰前約100年間,英國人在香港居主導地位,生活優渥。

ebook

在英國人主導的體制下,仍有少數華人能擠身上層。十九世紀下半葉,買辦與行商是華人中上層社會中最重要的兩支力量。進入二十世紀,買辦的數量大為減少,取而代之的是由買辦轉變而來的成功商人。華人社會出現了一批顯赫家族,例如何東家族、利希慎家族、馮平山家族、周少岐、周卓凡家族、郭泉、郭樂家族等。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2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2

                           1920年代香港上環街頭的苦力。戰前香港,基層華人大多生活艱苦。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港島半山的西式樓房(左圖,約攝於1920年)及香港深水埗的街市(右圖,約攝於1939年)。戰前的港島半山為高尚住宅區,深水埗屬比較貧窮的基層社區,至今亦然。

ebook

踏入二十世紀,種族隔離現象依然存在。1904年,立法局通過《山頂區保留條例》,把山頂定為白種人專區。唯有何東一位華人經總督特許居住在山頂區。即使如此,他的孩子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景。在公共及社交場合,種族歧視普遍存在,某些俱樂部不對華人開放。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4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4

二十世紀初,油麻地水上人家及九龍城外一對農村客籍母子。除了市區的陸上人口,香港戰前仍有不少農家和漁家。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5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5

圖:1928年,香港26旅童子軍;右圖:1936年,一群香港童工在路邊工作。由於沒有免費教育,香港戰前能接受教育、參與課外活動的兒童只屬少數,很多窮家孩子都要工作以幫補家計。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6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6

左圖:1926年,前清翰林院編修賴際熙太史(前排右五)與一眾文人雅士在香港合影;右圖:1938年,畫家徐悲鴻(左一)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開畫展期間,與許地山(左二,時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等人合影。隨着辛亥革命後許多前清翰林來港及香港大學於1912年開學,戰前香港的文教氣氛日見濃厚。

ebook

香港第一間大學香港大學的創立是戰前香港文化教育的重大事件。來自印度的富商麽地(H. N. Mody)帶頭捐資15萬港元作為建校經費。香港多家洋行亦有捐助,海內外華人社會也廣泛贊助。有趣的是革命黨人和清朝高官一同出力支持建立港大。香港大學於1912年9月正式開學,初時有醫學院和工學院,次年成立文學院。第一屆學生有72名。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7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7

英國人為香港引入賽馬,令賽馬在香港逐漸成為具標誌性的體育和博彩活動。左圖:1918年2月26日,跑馬地馬場大火,釀成614人喪生;右圖:1927年,跑馬地看台上擠滿觀看賽馬的人。

ebook

港島跑馬地賽馬場,即快活谷馬場,1846年12月舉行首次正式賽馬活動。香港賽馬會於1884年成立,早期只有在殖民地定居的歐洲人方能擁有馬會會籍。1925年,香港發生省港大罷工,事後港府對華人採取較寬鬆的政策,包括取消英國人與華人分台觀看。1926年,在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指示下,香港賽馬會首次容許華人成為會員,並邀何甘棠及容顯龍成為最早期的華人會員。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8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8

                       1928年,有「亞洲球王」美譽的李惠堂和他獲得的多項錦標合影。戰前香港,包括足球在內的體育運動逐漸獲得更多關注。

ebook

1905年在香港出生的李惠堂,曾效力南華足球隊。1923年入選中國隊,分別於1923、1925、1930、1934年參加了第六、第七、第九、第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每次都為中國隊奪冠,在第七屆遠東運動會後獲評為「亞洲球王」而名揚海內外。1936年,他還作為中國隊隊長參加了第十一屆奧運會足球賽。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9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9

1910年代是香港電影工業的萌芽時期。左圖:有「香港電影之父」稱號的黎民偉,於1913年拍攝的無聲黑白電影《莊子試妻》中反串飾演莊子妻,該片是第一部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也是第一部在外國(美國)公映的香港電影;中圖:1924年,香港電影《胭脂》的女主角林楚楚,她是黎民偉妻子;右圖:1941年,黎民偉與家人在香港合影。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0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0

圖左至右:1936年6月創刊的《生活日報》、1936年11月創刊的《天文臺》、1938年3月創刊的《星報》。戰前,香港的報業和出版業日趨蓬勃,助益香港的新聞出版及文化事業。

戰前香港在社會文化上的成果,對戰後香港有何影響?試以電影、足球為例引證。

戰前香港在社會文化上的成果,為戰後香港的社會文化奠下不可忽視的基礎。例如電影方面,1910年代香港電影工業開始萌芽,戰後飛速發展,一度被譽為「東方荷里活」,影響力遍及海內外。又例如足球,戰前球王李惠堂帶動了香港乃至中國足球大步向前。戰後,足球成為深受香港普羅大眾歡迎的運動,很多賽事都有大批球迷爭相入場觀賞,香港足球水平一度執亞洲牛耳,有「亞洲足球王國」美譽。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 FOTOE(圖1-9)、其他資料圖片。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