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三)战前香港的社会文化生活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战前香港社会具有殖民地社会的鲜明特征。经济上,英商掌握着香港的经济命脉。其中最具实力的四大英资集团是汇丰、渣打、怡和、太古。政治上,外籍人士在香港政府中占着大大小小的行政职位。就连政府部门中的许多较低级职位,如警队督察、狱卒、卫生局帮办、工务局管工以及各政府机构中的文员等,也多优先考虑外籍人士,给予华人的机会很少。这种制度,令外籍人士得以过着优渥的生活。除了少数上层华人外,一般华人生活多不宽裕,基层民众尤苦。由于缺乏免费教育,贫穷家庭的儿童很难上学。尽管制度上、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足,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香港在战前仍有进步:转口贸易和工业持续增长、香港大学开学、知识界的文教气氛活跃、电影工业开始萌芽、体育渐受到重视、出版业日趋蓬勃等,都为战前的香港社会增添多种色彩。

战前香港在社会文化上的成果,对战后香港有何影响?试以电影、足球为例引证。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

1938年在粉岭狩猎的英国人。由开埠到二战前约100年间,英国人在香港居主导地位,生活优渥。

ebook

在英国人主导的体制下,仍有少数华人能挤身上层。十九世纪下半叶,买办与行商是华人中上层社会中最重要的两支力量。进入二十世纪,买办的数量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由买办转变而来的成功商人。华人社会出现了一批显赫家族,例如何东家族、利希慎家族、冯平山家族、周少岐、周卓凡家族、郭泉、郭乐家族等。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2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2

                           1920年代香港上环街头的苦力。战前香港,基层华人大多生活艰苦。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3

港岛半山的西式楼房(左图,约摄于1920年)及香港深水埗的街市(右图,约摄于1939年)。战前的港岛半山为高尚住宅区,深水埗属比较贫穷的基层社区,至今亦然。

ebook

踏入二十世纪,种族隔离现象依然存在。1904年,立法局通过《山顶区保留条例》,把山顶定为白种人专区。唯有何东一位华人经总督特许居住在山顶区。即使如此,他的孩子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情景。在公共及社交场合,种族歧视普遍存在,某些俱乐部不对华人开放。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4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4

二十世纪初,油麻地水上人家及九龙城外一对农村客籍母子。除了市区的陆上人口,香港战前仍有不少农家和渔家。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5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5

左图:1928年,香港26旅童子军;右图:1936年,一群香港童工在路边工作。由于没有免费教育,香港战前能接受教育、参与课外活动的儿童只属少数,很多穷家孩子都要工作以帮补家计。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6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6

左图:1926年,前清翰林院编修赖际熙太史(前排右五)与一众文人雅士在香港合影;右图:1938年,画家徐悲鸿(左一)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开画展期间,与许地山(左二,时任香港大学中文系主任)等人合影。随着辛亥革命后许多前清翰林来港及香港大学于1912年开学,战前香港的文教气氛日见浓厚。

ebook

香港第一间大学香港大学的创立是战前香港文化教育的重大事件。来自印度的富商么地(H. N. Mody)带头捐资15万港元作为建校经费。香港多家洋行亦有捐助,海内外华人社会也广泛赞助。有趣的是革命党人和清朝高官一同出力支持建立港大。香港大学于1912年9月正式开学,初时有医学院和工学院,次年成立文学院。第一届学生有72名。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7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7

英国人为香港引入赛马,令赛马在香港逐渐成为具标志性的体育和博彩活动。左图:1918年2月26日,跑马地马场大火,酿成614人丧生;右图:1927年,跑马地看台上挤满观看赛马的人。

ebook

港岛跑马地赛马场,即快活谷马场,1846年12月举行首次正式赛马活动。香港赛马会于1884年成立,早期只有在殖民地定居的欧洲人方能拥有马会会籍。1925年,香港发生省港大罢工,事后港府对华人采取较宽松的政策,包括取消英国人与华人分台观看。1926年,在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指示下,香港赛马会首次容许华人成为会员,并邀何甘棠及容显龙成为最早期的华人会员。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8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8

                       1928年,有“亚洲球王”美誉的李惠堂和他获得的多项锦标合影。战前香港,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运动逐渐获得更多关注。

ebook

1905年在香港出生的李惠堂,曾效力南华足球队。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第七、第九、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每次都为中国队夺冠,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后获评为“亚洲球王”而名扬海内外。1936年,他还作为中国队队长参加了第十一届奥运会足球赛。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9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9

1910年代是香港电影工业的萌芽时期。左图:有“香港电影之父”称号的黎民伟,于1913年拍摄的无声黑白电影《庄子试妻》中反串饰演庄子妻,该片是第一部香港出品的故事短片,也是第一部在外国(美国)公映的香港电影;中图:1924年,香港电影《胭脂》的女主角林楚楚,她是黎民伟妻子;右图:1941年,黎民伟与家人在香港合影。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0
mainsite_psd_zhanqian03_10

图左至右:1936年6月创刊的《生活日报》、1936年11月创刊的《天文台》、1938年3月创刊的《星报》。战前,香港的报业和出版业日趋蓬勃,助益香港的新闻出版及文化事业。

战前香港在社会文化上的成果,对战后香港有何影响?试以电影、足球为例引证。

战前香港在社会文化上的成果,为战后香港的社会文化奠下不可忽视的基础。例如电影方面,1910年代香港电影工业开始萌芽,战后飞速发展,一度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影响力遍及海内外。又例如足球,战前球王李惠堂带动了香港乃至中国足球大步向前。战后,足球成为深受香港普罗大众欢迎的运动,很多赛事都有大批球迷争相入场观赏,香港足球水平一度执亚洲牛耳,有“亚洲足球王国”美誉。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 FOTOE(图1-9)、其他资料图片。中国文化研究院已尽力联系图片版权拥有者,倘有问题,请与本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