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1883年,時年17歲的孫中山因在家鄉香山縣毀壞廟內神像,招惹鄉紳憤怒,被其父送往香港讀書。由1883年到港至1892年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前後九年,其間曾離港。總計孫中山在香港讀書的時間包括中學兩年、大學五年,合計七年,這七年對他形成革命思想至關重要。他曾在香港著名的官立中學中央書院讀書,該校的教材中包含介紹英國革命。畢業後入讀香港西醫書院,他的同學關心焉後來回憶:「總理(孫中山)在院習醫科五年,專心致意於學業,勤懇非常。彼於日間習讀醫學,夜則研究中文,時見其中夜起床燃燈誦讀。但最愛讀之書乃法國革命史及達爾文之進化論,後乃知其思想受此二書之影響為不少也。」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發表演講,被問及「於何時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時,他回答說:「我之此等思想發源地即為香港。」

到香港求學,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有何意義?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

孫中山年少時傾心於太平天國反清,後在家鄉毀壞廟內神像惹怒鄉紳,被父親送往香港讀書。圖為中山市(原香山縣)翠亨村孫中山故居今貌。(劉蜀永攝)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2

        香港的孫中山紀念館,收藏了許多和孫中山有關的文物,館內有青年孫中山銅像。孫中山到香港求學,既改變了他一生,也改變了中國歷史。

ebook

孫中山紀念館對館中孫中山銅像有以下介紹:

孫中山先生於年青時期在香港接受中學及大學教育,並曾宣稱自己的革命思想是從香港得來。故此,館方為孫中山先生雕鑄全身像時,便以他在港求學時朝氣勃勃、滿懷理想的青年人模樣為依據。

銅像手執中西書籍,既突顯了孫先生手不釋卷的性格,亦反映了他在港求學期間博覽中西群書,探索如何救國救民的崇高志向。

這尊由本地雕塑家朱達誠所鑄造的銅像讓孫先生英姿勃發的形象活現於觀眾眼前。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3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3_v2

      1883年底,孫中山到香港求學,入讀聖公會開辦的拔萃書室(今拔萃男書院),次年4月轉讀中央書院。圖為拔萃書室舊址,位於西營盤東邊街。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4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4_v2

孫中山就讀聖公會開辦的拔萃書室及中央書院期間,在必列者士街2號的美國公理會福音堂居住。1883年孫中山在此受洗成為基督徒。圖為上址今貌及當年的受洗名單。名單中孫中山排第二,名「孫日新」,排第四的「陸中桂」即1895年因廣州起義而被清政府殺害的陸皓東,孫中山稱他為「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之第一人」。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5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5

                     孫中山於1884年4月15日入讀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高中部,直至1886年畢業。圖為上環歌賦街44號中央書院舊址今貌。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6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6

1887年,孫中山到剛成立、附設於雅麗氏利濟醫院的香港西醫書院習醫,189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圖為成立初期的香港西醫書院及其舊址今貌,位於上環荷李活道77至81號。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7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7

孫中山習醫期間,居住在香港西醫書院宿舍,經常參加毗鄰醫院的道濟會堂舉辦的聚會,有助建立日後革命事業的人際網絡。圖為位於上環荷李活道75號道濟會堂舊址今貌。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在香港習醫時,孫中山經常與志同道合的同學好友討論時局及革命,當中四人被稱為「四大寇」。左圖:「四大寇」合影,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為關心焉;右圖:昔日「四大寇」聚會的地方為上環歌賦街8號楊鶴齡的祖業楊耀記,現時歌賦街2至10號已改建為一住宅大廈,名為「中山樓」。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9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9

1912年,香港西醫書院併入香港大學成為醫學院,故香港大學稱孫中山為校友,今天校內有多個以他命名的地方。左圖:香港大學本部大樓今貌;中圖:香港大學校園内的孫中山雕像;右圖:香港大學內的中山階,中山階石級下方為中山廣場。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0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0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訪問香港大學,與師生合影。他當日發表演講時提到:「香港與香港大學是我的知識誕生地」、「革命思想係香港得來」。

到香港求學,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有何意義?

到香港求學,大大促進孫中山的革命事業,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識,得以擴闊視野。(二)獲良師教導,例如思想家何啟,不但助他啟發新思維,日後更支持其革命。(三)結識志同道合者,當中如同學陳少白等,日後與他一起投身革命。(四)接觸不同人物,有助建立日後革命的人際網絡。(五)熟識香港情況,有助日後在香港策劃起義。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劉蜀永教授提供(圖1、9)、其他資料圖片。中國文化研究院已盡力聯繫圖片版權擁有者,倘有問題,請與本院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