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时间线浏览更多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1883年,时年17岁的孙中山因在家乡香山县毁坏庙内神像,招惹乡绅愤怒,被其父送往香港读书。由1883年到港至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前后九年,其间曾离港。总计孙中山在香港读书的时间包括中学两年、大学五年,合计七年,这七年对他形成革命思想至关重要。他曾在香港著名的官立中学中央书院读书,该校的教材中包含介绍英国革命。毕业后入读香港西医书院,他的同学关心焉后来回忆:“总理(孙中山)在院习医科五年,专心致意于学业,勤恳非常。彼于日间习读医学,夜则研究中文,时见其中夜起床燃灯诵读。但最爱读之书乃法国革命史及达尔文之进化论,后乃知其思想受此二书之影响为不少也。”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被问及“于何时及如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时,他回答说:“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即为香港。”

到香港求学,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有何意义?

答案见下。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

孙中山年少时倾心于太平天国反清,后在家乡毁坏庙内神像惹怒乡绅,被父亲送往香港读书。图为中山市(原香山县)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今貌。(刘蜀永摄)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2

        香港的孙中山纪念馆,收藏了许多和孙中山有关的文物,馆内有青年孙中山铜像。孙中山到香港求学,既改变了他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历史。

ebook

孙中山纪念馆对馆中孙中山铜像有以下介绍:

孙中山先生于年青时期在香港接受中学及大学教育,并曾宣称自己的革命思想是从香港得来。故此,馆方为孙中山先生雕铸全身像时,便以他在港求学时朝气勃勃、满怀理想的青年人模样为依据。

铜像手执中西书籍,既突显了孙先生手不释卷的性格,亦反映了他在港求学期间博览中西群书,探索如何救国救民的崇高志向。

这尊由本地雕塑家朱达诚所铸造的铜像让孙先生英姿勃发的形象活现于观众眼前。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3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3_v2

      1883年底,孙中山到香港求学,入读圣公会开办的拔萃书室(今拔萃男书院),次年4月转读中央书院。图为拔萃书室旧址,位于西营盘东边街。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4_v2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4_v2

孙中山就读圣公会开办的拔萃书室及中央书院期间,在必列者士街2号的美国公理会福音堂居住。1883年孙中山在此受洗成为基督徒。图为上址今貌及当年的受洗名单。名单中孙中山排第二,名“孙日新”,排第四的“陆中桂”即1895年因广州起义而被清政府杀害的陆皓东,孙中山称他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之第一人”。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5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5

                     孙中山于1884年4月15日入读中央书院(今皇仁书院)高中部,直至1886年毕业。图为上环歌赋街44号中央书院旧址今貌。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6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6

1887年,孙中山到刚成立、附设于雅丽氏利济医院的香港西医书院习医,189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图为成立初期的香港西医书院及其旧址今貌,位于上环荷李活道77至81号。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7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7

孙中山习医期间,居住在香港西医书院宿舍,经常参加毗邻医院的道济会堂举办的聚会,有助建立日后革命事业的人际网络。图为位于上环荷李活道75号道济会堂旧址今貌。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8

在香港习医时,孙中山经常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好友讨论时局及革命,当中四人被称为“四大寇”。左图:“四大寇”合影,前排左起: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尢列,后立者为关心焉;右图:昔日“四大寇”聚会的地方为上环歌赋街8号杨鹤龄的祖业杨耀记,现时歌赋街2至10号已改建为一住宅大厦,名为“中山楼”。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9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9

1912年,香港西医书院并入香港大学成为医学院,故香港大学称孙中山为校友,今天校内有多个以他命名的地方。左图:香港大学本部大楼今貌;中图:香港大学校园内的孙中山雕像;右图:香港大学内的中山阶,中山阶石级下方为中山广场。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0
mainsite_psd_xianggangshi3_03_10

   1923年2月20日,孙中山访问香港大学,与师生合影。他当日发表演讲时提到:“香港与香港大学是我的知识诞生地”、“革命思想系香港得来”。

到香港求学,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有何意义?

到香港求学,大大促进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接触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得以扩阔视野。(二)获良师教导,例如思想家何启,不但助他启发新思维,日后更支持其革命。(三)结识志同道合者,当中如同学陈少白等,日后与他一起投身革命。(四)接触不同人物,有助建立日后革命的人际网络。(五)熟识香港情况,有助日后在香港策划起义。

本专题主要图片来源:刘蜀永教授提供(图1、9)、其他资料图片。中国文化研究院已尽力联系图片版权拥有者,倘有问题,请与本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