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xinhai06_3
mainsite_psd_xinhai06_3

推翻清朝的武昌起義發生在1911年,因歲屬辛亥,史稱「辛亥革命」。在此前數年,湖北兩個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曾深入新軍發展革命力量,五千餘士兵加入。保路運動開始後,革命派決定利用湖北防務空虛發動起義。1911年9月,文學社的蔣翊武、劉復基和共進會的孫武、焦達峰,蔡濟民等組成聯合指揮機構,定於10月6日中秋節起事,其後延期至10月16日。然而10月9日革命黨人在漢口俄租界製造炸彈時不慎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趕至,拘捕數人並搜去湖北新軍中的革命黨人名冊。湖廣總督瑞澂得悉後下令大舉搜捕,多名革命黨人被捕或被迫逃亡,當中劉復基、彭楚藩、楊宏勝在10月10日早上遭斬首。新軍中的革命黨員人人自危,乃決心提前起義。10月10日夜,武昌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在熊秉坤率領下首先發難,打響了革命的第一槍。經過一夜戰鬥,革命軍佔領武昌城,總督瑞澂及提督張彪狼狽逃竄。起義軍於11日攻佔漢陽,12日攻佔漢口,革命旗幟插遍武漢三鎮。因原起義指揮部領導人或死或逃,於是原清軍協統黎元洪乃被推為湖北軍政府都督。不久,各省紛紛響應,脫離清廷而獨立,滿清統治迅即土崩瓦解。

武昌起義由湖北革命黨人策劃和發動,為何人們常稱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xinhai06_1
mainsite_psd_xinhai06_1

清末,各省大練新軍,革命黨人遂於新軍內發展力量,投身革命的新軍士兵日眾,並每多在軍中組成團體,秘密活動。圖為湖北新軍中兩個革命組織的重要成員,左起:文學社的蔣翊武、劉復基,共進會的孫武、焦達峰、蔡濟民。

mainsite_psd_xinhai06_2
mainsite_psd_xinhai06_2

左圖:武昌中秋起義會址──胭脂巷11號;右圖:武漢市武昌區首義廣場,彭劉楊三烈士塑像。1911年9月2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武昌胭脂巷11號舉行聯席會議,決定在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後推遲至10月16日。10月9日事洩,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被清軍逮捕,次日早上就義。

mainsite_psd_xinhai06_4
mainsite_psd_xinhai06_4

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見形勢緊急,決定提前起義,起義地點則為武昌。圖左至右:率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首先發難的熊秉坤、起義旗幟、起義軍炸彈隊隊員臂章。

mainsite_psd_xinhai06_3
mainsite_psd_xinhai06_3

1911年10月10日晚上,武昌起義爆發,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mainsite_psd_xinhai06_5
mainsite_psd_xinhai06_5

左圖:武昌中和門,後改名「起義門」;右圖:武昌重要制高點之一蛇山。起義當晚,革命軍由中和門進城,並佔領蛇山等要地,又在中和門城樓及蛇山上架炮轟擊總督署。

mainsite_psd_xinhai06_6
mainsite_psd_xinhai06_6

左起:武昌起義期間的湖廣總督瑞澂、提督張彪。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瑞澂、張彪棄城逃命。

mainsite_psd_xinhai06_7
mainsite_psd_xinhai06_7

經過一夜戰鬥,10月11日革命軍攻佔湖廣總督衙門(見圖),控制武昌全城。

mainsite_psd_xinhai06_8
mainsite_psd_xinhai06_8

辛亥革命期間駐守漢口的革命軍。起義軍於10月11日攻佔漢陽,12日攻佔漢口。 

mainsite_psd_xinhai06_9
mainsite_psd_xinhai06_9

革命軍在湖北軍政府大樓外留影。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在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由黎元洪任都督。

ebook

黎元洪原為清軍協統(約相當於後來的旅長或團長),並非革命黨人。武昌起義後,黎元洪藏身朋友家中。因原起義指揮部領導人或死或逃,起義軍群龍無首,於是臨時推舉黎元洪任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最初是被迫參與革命,中華民國成立後位居副總統、大總統。

mainsite_psd_xinhai06_10
mainsite_psd_xinhai06_10

江西成立軍政府。武昌起義後,短短約兩月,全國十多個省先後響應,宣告脫離清朝獨立及效法湖北成立軍政府,革命風潮席捲全國,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結束了清朝對中國的二百六十多年統治,並埋葬中國兩千多年的帝皇專制制度。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武昌起義由湖北革命黨人策劃和發動,為何人們常稱孫中山領導了辛亥革命?

辛亥年的武昌反清起義確由湖北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所組織,當時孫中山還在海外為革命奔走籌款。但革命領導的成功,須由政治、宣傳、組織、軍事、籌款諸方面工作互相配合,孫中山等的中國同盟會是當之無愧的反清領導團體,其長期的積極運作和多次起義,奠下了反清革命的勝利基礎。中華民國正式成立後,孫中山獲公推為臨時大總統,足反映他在革命上的領導地位無可置疑。所以,說孫中山及同盟會等革命團體領導了辛亥革命,是十分合理的。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