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二)日俄戰爭及同盟會創建

mainsite_psd_xinhai02_9
mainsite_psd_xinhai02_9

1904至1905年,日俄兩國為了爭奪東亞尤其是中國的利益,爆發了戰爭。而被侵略的中國,竟成了日俄戰爭的重要戰場;戰爭結果日勝俄敗,兩強又將中國東北等海陸疆域作為互相割讓的對象。在戰爭中,清廷宣佈「中立」,東北的土地被蹂躪,東北民眾的生命財產遭到空前浩劫,激起愛國者對清廷腐敗無能的憤慨。當時的愛國革命團體除孫中山等的興中會外,又有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之華興會,蔡元培、秋瑾、徐錫麟、章炳麟等之光復會。1905年8月20日,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在日本東京聯合組成全國性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任總理。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其總部設於日本東京,在國內外陸續設立許多支部。同年11月,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創刊,孫中山在發刊詞中,提出「三民主義」,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隨着同盟會成立,反清革命進入新階段。

日俄戰爭本為帝國主義列強間的戰爭,為何對中國革命和愛國者有頗大的影響?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xinhai02_1
mainsite_psd_xinhai02_1

1904至1905年,日俄為爭奪在東亞尤其是在中國的利益而爆發大戰。戰鬥大多在中國領土和水域進行。清廷宣佈「中立」。

mainsite_psd_xinhai02_2
mainsite_psd_xinhai02_2

經過一年多激戰,俄國陸海皆敗,日本亦力竭,美國從中斡旋。左圖:一幅描繪美國在日俄之間斡旋的漫畫;右圖:日本和俄國於1905年9月5日簽訂《樸茨茅斯和約》,「中立」的中國成為兩國的宰割對象。

mainsite_psd_xinhai02_3
mainsite_psd_xinhai02_3

日俄戰爭成為中國東北人民的浩劫,生命和財物損失無法估計。圖為1905年奉天(今瀋陽)大會戰中戰敗撤離的俄軍,城內起火冒煙。

mainsite_psd_xinhai02_4
mainsite_psd_xinhai02_4

戰爭期間,大量中國百姓遭殺害。左圖:法國畫報《Le Petit Journal》描述日軍將中國百姓斬首;右圖:俄軍絞殺中國百姓。日俄戰爭顯示清廷完全無法保護國家和人民,激發更多人投身反清革命。

mainsite_psd_xinhai02_5
mainsite_psd_xinhai02_5

華興會部分成員合影,前排左一為黃興。1904年,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在長沙成立革命團體華興會。 

mainsite_psd_xinhai02_6
mainsite_psd_xinhai02_6

光復會誓言。1904年,蔡元培、秋瑾、徐錫麟、章炳麟等在上海成立革命團體光復會。

07
07

中國同盟會成立場景模擬雕塑。為壯大革命力量,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聯合組成中國同盟會,一般稱為「同盟會」,孫中山任總理。

mainsite_psd_xinhai02_8
mainsite_psd_xinhai02_8

《民報》是同盟會的機關報,創刊於1905年11月26日。孫中山在發刊詞中,提出民族、民權、民生,即「三民主義」。 

mainsite_psd_xinhai02_9
mainsite_psd_xinhai02_9

孫中山手書同盟會綱領及所著《三民主義》。

mainsite_psd_xinhai02_10
mainsite_psd_xinhai02_10

同盟會廣東番花分會(左)及新加坡同盟會分會(右)舊址。同盟會成立後,在國內外成立多個分會,加速推動革命。

日俄戰爭本為帝國主義列強間的戰爭,為何對中國革命和愛國者有頗大的影響?

戰爭主要是日俄為爭奪在東亞的利益而起,交戰雙方以中國東北及朝鮮陸上領地及水域為主要戰場,戰後又以之作為互相割捨、轉讓的對象。在戰爭中,清廷宣佈「中立」,任由中國東北的土地被蹂躪,令東北民眾的生命財產遭到空前浩劫,結果激起愛國者對清廷的極大憤慨,反清意識陡升,於是有了中國同盟會這一反清革命團體的成立,大大推動了革命進程。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