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六)晚清的社會與文化

mainsite_psd_qingmo06_3
mainsite_psd_qingmo06_3

近代以來,隨着列強入侵及歐風美雨薰陶,經過洋務運動、戊戌維新乃至晚清新政的屢屢改革,中國的社會及文化發生了很大變化。茲略述其時的社會文化及特色如下:(1)晚清生活的特色:晚清是一個從傳統轉向近代、從閉塞自封到走向世界的轉折期。城市中已有西裝畢挺的華人,漢裝和旗袍、咖啡和中餐並存。吸食鴉片,王府和四合院,轎子和黃包車,男人留辮、女人小腳、招童養媳,均比比皆是。(2)晚清小說、戲曲:文藝作品為世所用、針砭時弊,《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遊記》、《孽海花》等譴責小說,均為一時之作;晚清戲曲也多有變革,包括徽班進京的影響、晚清的關公戲演出。(3)晚清的新科技:有1868年已見報載「來如飛電」的自行車,引進了火車,1897年引進照人肺腑的「X光機」,以及電燈、無聲電影、飛天氣球、用麻醉針剖腹生產等等。晚清社會,多了新的外來文化,但舊有封建專制意識仍然濃厚,形成中西文化混雜的現象。

何謂「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它們出現的背景怎樣?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qingmo06_1
mainsite_psd_qingmo06_1

兩幅清末照片,左圖:華人與洋人;右圖:穿長袍馬褂的父親與穿西裝的兒子。從社交和服飾,可見當時中西、新舊文化互相碰撞。

mainsite_psd_qingmo06_2
mainsite_psd_qingmo06_2

清末兩幅婦女生活圖,左圖:甘肅一農婦及其飼養的雞隻;右圖:上海女學生在學習英語。在社會風氣較開放的大城市,女性有較大發展機會。

mainsite_psd_qingmo06_3
mainsite_psd_qingmo06_3

因纏足而雙腳變形的婦女及騎腳踏車的婦女。清末傳統婦女與新潮婦女命運迥異。

mainsite_psd_qingmo06_4
mainsite_psd_qingmo06_4

清末的佛教僧人及華人基督徒。隨着西方文化流傳日廣,晚清華人基督教徒數目日增。

mainsite_psd_qingmo06_5
mainsite_psd_qingmo06_5

晚清交通工具:農村的牛車及京張鐵路的火車頭。

mainsite_psd_qingmo06_6
mainsite_psd_qingmo06_6

晚清傳統農村與大城市:江西一處農村及上海黃浦江畔。

mainsite_psd_qingmo06_7
mainsite_psd_qingmo06_7

晚清的貧與富:乞丐及妻妾成群的王爺。

mainsite_psd_qingmo06_8
mainsite_psd_qingmo06_8

兩幅反映晚清社會賭博及鴉片流行的圖畫。

mainsite_psd_qingmo06_9
mainsite_psd_qingmo06_9

左圖:晚清圖畫《上海社會之現象:官署不停刑訊之稀奇》。右圖:官府將犯人以「站木籠」酷刑示眾。兩圖皆反映清末官場腐敗酷吏橫行。

mainsite_psd_qingmo06_10
mainsite_psd_qingmo06_10

清末譴責小說《老殘遊記》作者劉鶚的故居及《老殘遊記》第十一回部分手稿。晚清社會及官場種種歪風,為譴責小說提供豐富素材。

何謂「清末四大譴責小說」?它們出現的背景怎樣?

魯迅在1923年出版的《中國小說史略》中,將劉鶚的《老殘遊記》、李伯元的《官場現形記》、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和曾樸的《孽海花》四部小說,歸納為「清末之譴責小說」,又稱「清末四大譴責小說」。自光緒庚子(1900年)後,譴責小說特別盛行。這種小說的產生有其歷史背景:戊戌變法失敗、義和團變亂及八國聯軍之役爆發、官場腐敗酷吏橫行依舊、社會風氣較以往開放,民眾遂起而抨擊不良現象。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