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5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5

甲午戰爭中的海戰,主要是1894年的黃海之戰及1895年的威海衛之戰。迎戰日本海軍的是李鴻章在洋務運動中着力建設的北洋艦隊。1894年9月,中日兩國海軍在黃海大東溝展開激戰。戰前日本艦隊的總排水量噸數、火炮門數、平均航速及兵力均優於清軍,且北洋艦隊訓練及維修均不足,如旗艦定遠號下水十二年但七年未修。

戰鬥開始後,清旗艦定遠號主桅中彈,在飛橋上督戰的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身負重傷。致遠號管帶鄧世昌在艦隻受重創時下令向日艦吉野號猛衝,但全艦中魚雷而沉。此戰清軍有五艦沉沒,日軍也有四艦受創,包括旗艦松島號。

是役後,清水師本仍有力一戰,但李鴻章為保存實力,命令北洋艦隊龜縮於威海衛港內,不准出海迎敵。到了1895年初,日本由陸海兩面襲擊威海衛。當時威海衛港內尚有北洋海軍各種艦艇二十多艘,卻不作正面迎戰,徒然坐困,任由轟擊。丁汝昌最後服毒自殺,艦隊餘船及部眾投降。中國三十多年洋務運動的自強成果,就這樣灰飛煙滅。

縱觀甲午戰爭中的黃海、威海衛戰役,清北洋水師一再敗績的原因為何?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1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1

當陸軍在朝鮮境內戰鬥時,中日海軍亦準備決戰。圖為甲午戰爭期間中日海軍的兩大主將,左起: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

ebook

丁汝昌出身淮軍,作戰經驗多為以冷兵器為主的鎮壓內亂,故曾受部分留洋學習先進海軍的艦管帶(艦長)輕視。伊東佑亨自明治維新起即投身先進海軍,曾任多艘新式戰艦艦長,有豐富的指揮經驗,深受日本海軍官兵尊重。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2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2

左圖是定遠艦,右圖是鎮遠艦。參加甲午海戰的定遠及鎮遠二艦,是北洋艦隊最巨型、最堅固的兩艘主力戰艦, 配有巨炮,排水量皆超過七千噸,為日艦所不及。定遠是旗艦,在戰鬥中負責指揮。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3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3

左圖的松島艦和右圖的吉野艦,是參加甲午海戰的其中兩艘日本著名戰艦。

ebook

松島為黃海大戰時的旗艦,吉野則是新艦。吉野艦於1893年9月30日服役,距甲午海戰不足一年,是當時世界上其中一艘最快、最先進的戰艦,曾參與1894年7月25日擊沉清軍運兵船高升號的豐島海戰。比較之下,日本艦隊較簇新先進,在航速、大炮射速諸方面佔優,故整體上日本海軍處於上風。雖然中日兩國海軍實力有差距,但絕非懸殊。日本亦知海戰無必勝把握,故戰前制訂了戰勝、戰平、戰敗的不同應對方案。中國弊在缺乏新艦、舊艦維修不足、整體戰略失誤,終成敗局。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4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4

日本浪速艦曾於豐島海戰擊沉運送清軍的高升號,其後參加黃海、旅順、威海衛、台灣諸役,當時由東鄉平八郎任艦長。

ebook

1904至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東鄉平八郎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屢敗俄國海軍,其中1905年對馬海峽之戰,聯合艦隊幾乎全殲由原波羅的海艦隊組編的第二太平洋艦隊,為日本取得最後勝利,令他名揚天下,獲公認為近代世界海軍名將。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5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5

油畫《中日黃海海戰》。1895年9月17日的黃海之戰是中日海軍精銳之決戰,被視為甲午戰爭最具象徵意義的戰役。是役中國大敗。

ebook

戰鬥當日,雙方各出動十多艘戰艦,在黃海激烈交火約五小時。中國北洋艦隊損失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五艦,來遠受重傷,死傷官兵六百餘人;日本聯合艦隊松島、比睿、赤城、西京丸四艦受重傷,死傷官兵三百餘人,其中赤城艦長坂元八郎太陣亡。此戰令北洋艦隊損失慘重,但主力尚存,本仍有力一戰,然而李鴻章下令退守軍港,「避戰保船」,不再出戰,使日軍取得制海權。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6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6

致遠艦及其管帶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北洋水師船艦大多奮力作戰,當中致遠艦表現尤為英勇。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3-7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3-7

左圖:油畫《甲午英雄鄧世昌》;右圖:今山東威海市劉公島上鄧世昌及其忠犬雕像。鄧世昌駕駛着火的致遠艦衝向敵艦,最終與艦上二百多名官兵一同殉國。

ebook

黃海激戰期間,當定遠艦中彈起火時,鄧世昌率致遠艦衝到它前面迎敵,令定遠艦轉危為安。後致遠艦中炮受重傷,炮彈又打光,鄧世昌率艦全速衝向日艦吉野,誓要撞沉敵艦同歸於盡,惜中魚雷沉沒。鄧世昌與全艦二百多名官兵壯烈殉國。光緒帝為鄧世昌揮淚撰聯:「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與鄧世昌同時葬身大海的,除了艦上官兵外,還有他的忠犬。艦沉後,鄧世昌本可獲救,但他認為:「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決定與艦共亡。這時,他所養的忠犬「太陽」游到主人身邊,口銜其臂不放,最後人犬一同沒入波濤之中。今天威海市有多尊鄧世昌雕像,部分亦配有忠犬的塑像。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8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8

1895年1月20日,日軍發動威海衛之役,清軍不敵。

ebook

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龜縮威海衛港內,日本取得制海權,開始進攻遼東、山東等地。攻佔旅順後,日軍將目標轉向威海衛。該處為當時北洋艦隊基地,餘下的艦隻都在港內。日軍於1月20日起海陸夾攻威海衛。在隨後的戰鬥中,日軍佔盡優勢,連陷多座炮台。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10
mainsite_psd_jiawu04_2019_v2-10

在威海衛之戰中被擊沉的威遠艦及斷成兩半的定遠艦。威海衛一役,北洋艦隊覆滅,決定了甲午戰爭的最後勝負。

ebook

1895年2月3日威海衛城陷落,北洋海軍指揮總部所在的劉公島成為孤島。2月6日威遠艦被日軍魚雷擊沉。2月10日定遠艦遭日軍魚雷擊中,斷成兩半,失去作戰能力,管帶劉步蟾下令炸艦自沉,隨後自殺。次日,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2月17日,日軍登陸劉公島,取得全勝。港內餘艦不是毀沉就是被俘,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到了這個地步,清廷只有屈辱求和。

mainsite_psd_2019-jiawu04-10_v2
mainsite_psd_2019-jiawu04-10_v2

甲午戰爭形勢圖

ebook

甲午戰後,李鴻章歎道:「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間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裏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縱觀甲午戰爭中的黃海、威海衛戰役,清北洋水師一再敗績的原因為何?

戰前,中日兩國的水師均屬學習西洋而建的新式海軍,唯清朝水師初建後未堅持不斷訓練及補充、維修軍備,如旗艦定遠號下水十二年但七年未修,另據史家分析有部分海軍預算被挪用來修繕頤和園。是故戰前兩軍裝備已有差距,如火炮門數北洋艦隊有一百九十五、日本艦隊有二百六十八,大炮射速及炮彈數量中不如日,總排水量及平均航速也是日本佔優。黃海之戰中,清朝水師的戰術部署確有缺失,但也予日艦隊重創,仍有餘力一搏。關鍵是此後的失敗主義指揮佔了上風,為保存實力而將廿多艘船艦全部退縮至威海衛港,誇稱為「猛虎在山」之勢,實則任憑敵人進攻而不敢出海迎戰,終致全軍覆滅。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FOTOE(1-9)、視覺中國(7)、其他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