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親歷者與記錄者——新中國電視劇

自1958年誕生以來,國產電視劇由演播室走向小熒屏,從記錄生活到回應現實、再到引領話題,在一次次社會變革與人文思潮中形成自身的藝術特色。如果將這些電視劇連起來播放,便是一副展現國人生活和精神風貌的鮮活圖卷。

「一卷風雲瑯琊榜,囊盡天下奇英才。」這句經典台詞,出自國產古裝劇《瑯琊榜》,也被用來形容該劇精良的製作水準。2015年,該劇憑藉古雅的影像風格、富有張力的敘事結構和一眾演員的精準刻畫,不僅在內地獲得收視、口碑雙豐收,在海外亦取得驕人成績,贏得第八屆海峽影視季「最受台灣觀眾歡迎的大陸電視劇」獎項,並創下韓國中華電視台創始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

自1958年誕生以來,國產劇由演播室走向小熒屏,從記錄生活到回應現實、再到引領話題,在一次次社會變革與人文思潮中形成自身的藝術特色。如果將這些電視劇連起來播放,便是一副展現國人生活和精神風貌的鮮活圖卷。

 

「演播室裡播出的戲劇」

1958年,新中國電視事業誕生之初,即在演播室內製作播出了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這部黑白電視劇旨在教育人們愛惜糧食,儘管全長只有20多分鐘,拍攝條件相當簡陋,卻是一次成功的創作經驗。

計劃經濟下的電視劇創作,依靠國家財政全額撥款,也帶有明顯的意識形態色彩。劇情多謳歌新生活,宣傳新思想,既有《生活的讚歌》《青春曲》《新的一代》等虛構作品,也有根據真人真事創作的《黨救活了他》,展現虛構小戲、紀實報導兩種不同的類型風格。後者從新聞見報到電視劇播出,僅用了30小時。早期的創作者以「一條故事線,二三個景,四五個主要人物,一兩百個鏡頭」來概括這一時期的電視劇。

製播形式上,1958至1966年八年間播出的210餘部電視劇均為直播,即由電視台在演播室內拍攝,未經剪輯直接播放。在直播的過程中,稍有疏漏就會釀成演播事故,因此全靠編、導、演、攝、錄、美等技術人員的專業技巧和默契配合,也由此鍛煉出一批創作人才。但受直播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無論是劇情結構、拍攝手法還是表演方式,仍無法脫離舞台劇藝術,且無法留檔復播,人們對電視劇的理解停留在「演播室裡播出的戲劇」。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電視劇生產陷入停滯,「文革」十年僅有4部錄製播出。但電視製播技術和基礎建設卻一路向前發展,實現了直播到錄播、黑白到彩色的過渡;到文革結束時的1976年,全國電視台已達36個,電視機數量逾46.3萬台,為其後電視劇事業的恢復和發展打下基石。

 

反映變革,直面人生

改革開放帶來科學和文藝的春天。1980年,一部美國科幻連續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在中國播出後造成巨大轟動。該劇的科學實驗和剪輯特效,給正在熱烈追求科學真理的國人以最直觀的畫面呈現,劇中男主角麥克的蛤蟆太陽鏡、飛盤遊戲、「麥克式」泳姿乃至配樂使用的電子琴,都受到國人追捧效仿。電視劇事業復甦伊始,電視台從海外購進一批電視劇以豐富熒屏,而這批引進劇無論是拍攝手法還是內容主題,都令國人倍感新奇,也給本土電視劇創作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從1981年的《敵營十八年》開始,在國家「大辦電視劇」的號召下,國產劇迎來第一輪創作高峰。題材上,聚焦時代變革與現實生活,湧現一批「反思」、「傷痕」、「改革」題材劇作;視聽語言方面,則脱離舞台劇的表現形式,轉而從電影藝術中獲得靈感。其中對社會青年群像的刻畫最為成功:《蹉跎歲月》、《赤橙黃綠青藍紫》展現返城知青、青年工作者從混亂年代中走出,從狂熱到理性、消沉到奮進的深層心理演進,深具批判精神而又不失温情,引發了觀眾的共鳴。在1983年舉辦的首屆大眾電視金鷹獎上,這兩部劇均奪得優秀電視劇獎,而男主角柯必舟、陳寶國也分別獲得優秀男演員獎。

wechatimg56
陳寶國在《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飾演青年司機劉思佳(來源:電視劇截圖)
wechatimg56

 

八十年代中後期,短篇電視劇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連續劇受到創作者和觀眾的喜愛,並在長篇小說的廣度和深度中找到了藝術參照。文學名著首先被搬上小熒屏,85版《四世同堂》、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均成為經典。篇幅限制被打破,電視劇得以更為全面地重現歷史事件和人物。作為歷史正劇的開山之作,16集歷史劇《努爾哈赤》結合文藝作品和歷史研究成果,客觀地展現清太祖努爾哈赤波瀾壯闊的一生,已初現史詩格局。

20040707024c
87版《紅樓夢》劇照(來源:中新社)
20040707024c

 

這一階段也出現了奇特的現象:播映的電視劇幾乎部部轟動、引發全民探討。這一方面是因為電視機尚未大規模普及,「左鄰右里」集體觀看的方式容易形成話題;另一方面,社會處於新舊交替的變革中,文化震蕩和思想爭鳴浪潮不斷,電視劇則滿足了國人的精神需求。如《新岸》使大眾對失足青年產生同情和關注;日劇《排球女將》在「女排精神」的烘托下獲得極高收視率;港劇「精武三部曲」則切合了國人實現民族振興的迫切願望。

九十年代中國改革加速,以投資、廣告為主的盈利模式推進了電視劇商品化;市場經濟的繁榮也深刻影響了國人的觀念、家庭結構和情感關係,電視劇開始多維度回應社會現實。

1990年,第一部國產室內劇《渴望》叩開了家庭倫理劇的大門。這部劇對愛情、親情、友情和美好生活的真摯表達感動了萬千國人,收视率高達90.78%,女主角劉慧芳身上善良、溫柔、堅毅的傳統美德獲得社會的普遍推崇。受到歡迎的還有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婚戀劇《離婚前後》等。而隨着電視機進入千家萬戶,電視劇也開始承擔起聯繫家庭成員情感的功能。

20181115246755a
每當《渴望》播放,一家老少都安坐在電視機前(來源:中新社)
20181115246755a

 

與此同時,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民工潮」現象也受到電視劇的關注。1991年的《外來妹》是最早反映城市外來務工者生活的電視劇,與《商界》《公關小姐》一起,將國人的目光引向改革開放的最前沿廣東。民工劇着力刻畫改革時代下「弄潮兒」的尋夢之路,同時對經濟轉軌、城鄉文化碰撞、人員流動中人們的困惑迷茫展開探討。

wechatimg55
演員陳小藝(右二)憑《外來妹》紅遍大江南北(來源:bilibili視頻截圖)
wechatimg55

 

另外,這一時期,電視熒屏也出現了以「農村三部曲」(《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為代表的農村題材佳作,以及《格薩爾王》《血色王冠》等少數民族英雄史詩劇

九十年代中後期,隨着電視劇產業興起,也出現了藝術與市場之間的博弈。最為明顯的例子,是歷史劇「正說」與「戲說」的分野。從《孔子》《唐明皇》《雍正王朝》到古典名著改編的《水滸傳》《三國演義》,歷史正劇不斷向深度延展;而另一邊,戲說劇《還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訪記》《宰相劉羅鍋》《新白娘子傳奇》等通過藝術虛構拓展了歷史劇的敘事空間。雖備受質疑,收視率卻居高不下,深受觀眾喜愛,也顯示電視劇創作和觀眾審美朝通俗化、娛樂化方向邁進。

wechatimg57
《還珠格格》收視率最高點突破65%,趙薇飾演的小燕子成為新一代偶像(來源:騰訊視頻截圖)
wechatimg57

 

網絡時代下的電視劇生態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3年對民營資本開放市場以來,電視劇產業的製播分離趨勢明顯,逐漸形成影視公司製作劇目、電視台購買播出的市場供求機制;加之電視台的播出模式由「4+X」轉變為「一劇兩星」,致使電視劇需求大增。電視劇題材範圍進一步擴大,產量亦呈井噴式增長;由2003年的489部、10,381集,增至2017年的1,180部、46,520集。

book

4+X:一部電視劇可以4家甚至大於4家衛視同時播出,2004年施行。一劇兩星:一部電視劇最多只能同時在2家衛視播出,2015年施行。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dianshiju-01
新世紀以來電視劇題材範圍進一步擴大,分類已十分細化(來源:國家廣電總局2013年發佈的《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管理辦法》)
acs_mainsite_illustration_jinrizhongguo_dianshiju-01

 

世紀之交,青春偶像劇霸佔熒屏。與台劇、韓劇的「造夢」模式不同,國產青春偶像劇在主題和表達上普遍注重寫實,不少作品都可劃入都市言情劇範疇。繼九十年代末的《將愛情進行到底》《一場風花雪月的事》之後,2000年後播出的《粉紅女郎》《醜女無敵》《杜拉拉升職記》《我的青春誰做主》《奮鬥》《蝸居》等一批作品對「言情」與「勵志」繼續深挖,立足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面臨的生活現實,將「偶像」塑造為多元化的「精神偶像」,其「青春」儘管伴隨成家與立業的焦慮,但整體基調仍昂揚向上。

20081222128c
2009年的《蝸居》涉及房奴、第三者和反腐等熱點議題,播出後引起強烈社會反響(來源:中新社)
20081222128c

 

承襲五六十年代反特片的創作題材,2009年的諜戰劇《潛伏》推動了新一輪「諜戰」高潮。諜戰劇以抗日戰爭、國共戰爭和建國初期的特務或間諜活動為核心,但與反特片敵我分明的敘事結構不同,諜戰劇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極富戲劇張力與感染力,同時散發新時代的英雄主義和懷舊氣息。

book

反特片:建國初期,國產電影拍出大量內容為與特務、反革命分子作鬥爭的片子

不過,電視劇在大批量生產下,出現浮誇低俗的「雷劇」和賣不出播不了、白白浪費資源的「炮灰劇」,因此好劇本格外受到青睞。不少熒屏熱播劇都由原著作者擔任編劇,除了台前演員,觀眾對王朔、海巖、六六、周梅森等幕後編劇亦耳熟能詳。而隨着網絡文學興起,網絡小說改編的IP劇應運而生,初時多以宮鬥權謀、玄幻奇俠為主,其後題材範圍日益拓展。作為小說的實景化呈現,IP劇在播出前就能吸引大批原著粉絲,但演員演技、拍攝剪輯效果乃至服飾化妝道具,都會受到粉絲嚴格審視。此外,IP劇的再創作,也讓電視劇與網絡文學、遊戲、動漫等其他文化產業日益融合。近年,IP劇更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如熱門IP劇《甄嬛傳》海外發行就覆蓋十幾個國家。

book

IP劇: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的英文縮寫,IP劇指擁有一定粉絲數量、根據國產原創網絡小說、遊戲、動漫為題材創作改編而成的電視劇。

另外,近年網絡自製劇打破「先台後網」的跟播模式,逐漸改變了觀眾的收視習慣,並成為電視劇產業新的增長點,人們也開始重新思考「電視劇」的定義。但相信無論以何種渠道製作播出,回應社會現實、反映時代精神的好劇始終能夠打動熒屏前的觀眾。

book

先台後網:電視劇起初只能在電視台首播,網絡平台隨後購買版權。而近年,「先網後台」和「只網不台」的情況普遍,製播方式的變革下,熱門電視劇的製作方有更多選擇權。因而不少人產生疑問:若未來電視台無劇可播,電視劇是否仍為「電視劇」?

 

 

參考資料:

《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  王衞平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2018年

《中國類型電視劇研究》  魏南江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011年

《電視往事:中國電視劇五十年紀實》  宋強、郭宏  灕江出版社  2009年

《中國電視劇藝術發展史》  仲呈祥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14年

《1980年後日韓影視劇在中國的傳播》  温朝霞  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6/4/30

《語詞的意識形態及其表徵 ——從命名「反特片」到「諜戰片」的轉變看社會時代的變遷》  徐勇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1年第4期

《《琅琊榜》在韓創收視紀錄 中國劇帶動韓國「漢流」》  人民日報  2016/5/1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