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藍的海上衛士——解放軍海軍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70周年,解放軍海軍已經成長為一支舉世矚目的軍種。解放軍海軍分成了哪些兵種?這麼多年裡,海軍的武器裝備經過了哪些變化?當今國際環境下的海軍,除了作戰任務外還有哪些職責?

「我是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如需幫助,請在16頻道呼叫我。」

這條以中英雙語播發的通告,對於航經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中外商船來說再熟悉不過。亞丁灣上,只要有中外商船發出呼救,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都會火速馳援,為過往船舶保駕護航。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讚揚說:「中國海軍派艦艇赴亞丁灣護航,是對國際社會打擊索馬里海盜行動給予的有力支持,這體現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立70年來,已經從當年裝備簡陋的海防部隊,成長為維護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0140322111ta-
遠赴亞丁灣的中國海軍第十六批護航編隊(來源:中新社)
20140322111ta-

 

海上力量的誕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期以來都以陸軍作為主力兵種,在國共內戰期間以及之前的八路軍、工農紅軍時期也是以陸軍作為單一兵種。當國共內戰進行到後期,解放軍缺少海軍的劣勢逐漸顯現。遼瀋戰役中為解錦州之圍,國民黨海軍參與炮轟塔山陣地,致使解放軍面臨了異常慘烈的戰況。解放軍攻陷瀋陽後,國軍部隊也是在海軍的幫助下撤往關內。而解放軍自始至終均無法在海上做出回應。

1949年,國民黨海軍多艘艦艇相繼起義,中共中央軍委為了安置起義艦艇和部隊,同時考慮到在後續戰鬥中將不可避免地進行海戰與島嶼登陸,於是開始籌劃組建海軍。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鄉成立,後來這一天也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誕生日。12月,廣東軍區也成立了江防司令部,後歸入中南軍區戰鬥序列。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統一的海軍領導機構。1950年1月12日,蕭勁光被任命為海軍司令員,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首任司令員。同年4月,海軍領導機關正式成立,標誌着海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

海軍成立不久,便在與國軍的戰鬥中發揮了相應的作用。1950年5月至8月,廣東軍區江防部隊參與萬山群島戰役並獲勝,這是解放軍海軍首次協同陸軍進行的登陸作戰。1955年1月,解放軍華東軍區部隊對浙江一江山島發動攻島作戰,此為解放軍首次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最終在兩日內成功佔領該島。

與此同時,海軍的建設也正徐徐展開。1950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海軍建軍會議上指出,海軍的建設應包括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部隊、岸防兵部隊、海軍陸戰隊五個兵種。按照會議的原則,先後於1950年成立海岸炮兵營,1952年成立海軍航空師,1954年成立獨立潛水艇大隊和海軍陸戰師,再加上原有的水面艦艇部隊,短短數年間,五大兵種相繼建立,海軍作戰體系逐步完善。

20170228103200752b-
殲-15艦載戰鬥機進行演練(來源:中新社)
20170228103200752b-

 

隨着海軍在國防中的戰略地位愈來愈突出,原來的軍區海軍模式需要調整為統一的軍種編制,以便訓練和作戰。1955年10月,華東軍區海軍更名為東海艦隊,中南軍區海軍更名為南海艦隊。1960年8月,在青島海軍基地的基礎上成立北海艦隊。三大艦隊的成立標誌着海軍的整體組建已告完成。此後,海軍雖歷經多次調整改革,但三大艦隊的基本框架不變。

main_site_illustration_sandajiandui-01-
main_site_illustration_sandajiandui-01-

 

從小船到航母

海軍最主要的武器裝備是艦艇,包括戰鬥艦艇、登陸作戰艦艇和勤務艦船,此外還有各型飛機(包括艦載飛機)、導彈、魚雷、艦炮,電子戰裝備等。而海軍的裝備發展,則經歷了「萬國造」到「蘇聯式」,再到「自主式」的轉變。

海軍武器裝備的最初來源十分龐雜,技術水平也比較低劣,主要是通過繳獲接收、整修改裝、國外購買等途徑獲得,只為解決從無到有的問題。如1949年海軍接管了沿海30多個原國民黨海軍陸上機構和設施,接收艦船近百艘,另外還從香港、澳門購得十幾艘艦船。這些艦船奠定了創建海軍的基礎。

五十年代,中蘇兩國簽訂了援助協定,中國從蘇聯購買了一批戰鬥艦艇、各型飛機、火炮、魚雷,蘇聯還無償轉讓製造艦艇技術圖表和工作圖表,以及生產水雷、安裝火炮等技術文件。其中1954年購買的「鞍山號」、「撫順號」、「長春號」、「太原號」四艘驅逐艦被海軍官兵稱為「四大金剛」,成為那時海軍裝備的頂梁柱。後來中國又在蘇聯幫助下建立起仿蘇造船工業,海軍裝備從「萬國牌」逐步統一為「蘇聯式」。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出現了新中國第一次造艦高潮,海軍裝備體系也開始從「蘇聯式」轉向「自主式」。改革開放以來,海軍裝備建設向高技術、信息化方向快速發展。如九十年代建造的053H2G型護衞艦,裝備有海紅旗-7艦空導彈(HHQ-7),比之前有了更高效的防空火力,攻防更加均衡。

進入二十一世紀,為適應軍事發展趨勢和未來海上作戰實際需要,海軍加緊構建了海空一體、適應近海作戰和遠海防衞作戰的現代化武器裝備系統。由江南造船廠建造的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及052D型導彈驅逐艦,是國內首批搭載有相控陣雷達和導彈垂直發射系統的艦艇,被譽為「中華神盾」。相控陣雷達的反應速度、分辨率、追蹤能力等都遠優於傳統雷達。2017年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新一代萬噸級大型驅逐艦055型首艦下水,意味着海軍即將擁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多功能大型驅逐艦。2012年9月,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列裝,中國海軍從此邁入航母時代。2017年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也在大連正式下水。

p4guofangxiandaihua-4-
「遼寧號」航空母艦(來源:視覺中國)
p4guofangxiandaihua-4-

 

走向遠洋

2015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其中提到:「海洋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必須突破重陸輕海的傳統思維,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權。」「海軍按照近海防禦、遠海護衞的戰略要求,逐步實現近海防禦型向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衞型結合轉變,構建合成、多能、高效的海上作戰力量體系。」

海洋權益對一個國家的貿易、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陸權國家,海權意識淡薄。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經濟孱弱,國力不強,所以只奉行「近岸防禦」政策。如今中國國力提升,則需要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發展海上貿易,重視海洋權益。

另一方面,制海權在國防戰略上的地位尤為突出,中國沿海部分海域和島嶼仍存在「主權爭議」,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保證國家安全、領海主權是必然之舉。隨着海洋意識興起,中國海軍就需要走向遠洋,積極維護海洋權益,從近岸防禦型的「黃水海軍」轉變為具備遠征作戰能力「藍水海軍」。而從「遼寧號」航母入列裝備開始,中國海軍才算真正進入「遠洋時代」。

海軍走向遠洋,不僅僅表現在抗擊海上敵人入侵與保衞領海安全,還包括參與和支持國家政治外交活動,制止和打擊海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海上正常秩序。英國學者肯·布思(Ken Booth)就把海軍的作用設想為「三位一體」,即軍事功能、外交功能和警察功能,這也是海軍軍力和影響力的體現。

海軍的外交活動有軍艦互訪、環球航行、遠海訓練、聯合軍演等,既能展示海軍自身的實力,也能增進與其他各國海軍的了解。如2016年中國派出海軍艦艇編隊赴西太平洋參加「環太平洋」多國軍事演習,與美國艦艇一同進行了火炮射擊、人道救援、編隊隊形變化等科目演練。中國海軍既因其出色表現贏得了國際聲望,也與美軍之間增加了互通互信。

20151206102536667b-
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訪問巴巴多斯,並提供醫療和人道主義服務。(來源:中新社)
20151206102536667b-

 

海軍參與的遠洋護航、救援減災、護僑撤僑等任務則是履行其警察功能。從2008年開始,中國響應聯合國號召,派遣海軍護航編隊遠赴亞丁灣、索馬里等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十年間,中國海軍已累計派出31批護航編隊共為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護航,解救、接護和救助遇險船舶60餘艘,至今保持着被護船舶和編隊自身均百分之百安全的紀錄。此外還完成了利比亞和也門撤僑、馬航失聯客機搜救等任務,電影《紅海行動》就是根據「也門撤僑」事件改編而成。

 

70年的歷程,建軍路上的辛酸如今已經化成軍隊的鋼筋鐵骨。海軍正在成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一張亮麗名片,並用實際行動展現着大國擔當。解放軍海軍走向深藍的步伐仍在繼續,保家衛國的初心也從未改變。

 

 

參考資料:

《「人民海軍向前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傳奇》 韓洪泉 《黨史博采》 2017年第2期

《中國特色的大國海軍外交——基於當代海權思想的視角》 楊震、蔡亮 《社會科學》 2016年第12期

《走向深藍——海權論視角下中國海軍的前進方向》 韋巧芳、王國梁  《商》 2016年第17期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海軍 武器裝備建設回顧》 立文  《中國經貿導刊》 2019年1月上

上載日期:
2019年04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