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盤旋在絲綢之路上的贊歌

0126ph032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
0126ph032

人們在絲路初通時的興奮,對遙遠世界的嚮往,對絲綢之路帶來的種種具體感受,無不躍然紙上,譜寫了一篇篇絢麗的樂章。

 

西漢長期遭匈奴壓制,到漢武帝時終於展開反擊戰爭,令匈奴全線敗退,河西走廊為西漢控制。為了鞏固這個重要據點,西漢設立河西四郡,徹底擊碎了匈奴東山再起的夢想。由於漢軍(公元前121年)奪取了祁連山和燕支山,匈奴人極為悲傷,作歌悲歎,《匈奴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成的民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0126ph029
河西走廊一景
0126ph029

草原民族是絲綢之路重要的開拓者之一。絲綢之路的開闢和維護,都與游牧民族有密切關係。特別是草原絲路,是以游牧民族為主的。而《敕勒歌》則是反映游牧民族心胸與眼界的代表作:「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是翻譯的鮮卑語歌曲,屬於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是一首流傳在敕勒族中的民歌。

0126ph031
天山雪景
0126ph031

《木蘭辭》(也稱《木蘭詩》)也是北朝民歌,是用敍事詩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少女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雖然經過了後世文人潤色,但全詩生動活潑、清新剛健的風格依然保持着民歌特色。北朝是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但始終保持着漢化的特色。《木蘭辭》中的少女,本來是在閨中紡織,男耕女織本是中原傳統,木蘭紡織說明其漢化已經具有了一定程度。

0126ph030
花木蘭從軍圖
0126ph030

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顛峰時期,而邊塞詩就是與絲綢之路相關,屬於唐詩諸流派中的一派。邊塞詩以邊塞為題材,描繪邊疆景物和風情,抒發對戰爭與和平的感慨,境界遼闊,氣質雄渾,是唐詩中慷慨豪邁的代表。邊塞詩代表詩人很多,但是,並非只有以邊塞詩聞名者才寫邊塞詩,如岑參等在邊地為官,體會親切,所以多有邊塞題材的詩篇。而即使沒有親臨邊塞的詩人,同樣也可以寫出邊塞名篇。著名的邊塞詩有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王之渙的《涼州詞》、李白的《關山月》、王昌齡的《塞下曲》及《從軍行》等。「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的《從軍行》是一首表達衞國決心的詩,反映了維護絲綢之路平安的艱難。詩中描寫青海湖的上空濃雲密佈,連雪山看上去都已經暗淡無光了。玉門關作為中原的象徵,現在遠遠望去,不過是一座難以防守的孤城。沙漠中的戰爭持續很久,連金屬的盔甲都被磨穿了。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5月1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