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道士有何戒律及清規?

1602phn001
天台山中國道教南宗文化周舉行期間,一百多名道士身穿道袍在天台山桐柏宮一同論道祈福。
1602phn001

道教的戒律,即指道教徒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操守。戒律的作用,是防止行為犯過失的警戒性條文,其內容偏重於道士的個人修養。常見的戒律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道教的戒律源於中國古代的齋戒,但其內容與條目則受到佛教戒律的影響,如「三戒」、「五戒」等內容均模仿佛教。

1602ph010
老子像
1602ph010

「三戒」又稱「皈依戒」。一為「皈身戒」,「皈身」於「太上無極大道」;二為「皈神戒」,皈神於「三十六部尊經」;三為「皈命戒」,皈命於「玄中大法師」。「三戒」也就是「皈依道經、師三寶」。

 

「五戒」包括﹕一者不得殺生;二者不得茹葷酒;三者不得口是心非;四者不得偷盜;五者不得邪淫。

 

「八戒」包括:一者不得殺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慾以為悅;三者不得盜他物以自供給;四者不得妄語以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雜臥高廣大床;七者不得普習香油,以為華飾;八者不得耽著歌舞,以作倡伎。

 

「十戒」包括:不得違戾父母師長,反逆不孝;不得殺生屠害,割截物命;不得叛逆君王,謀害家國;不得淫亂骨肉姑姨及其他婦女;不得譭謗道法,輕泄經文;不得污漫靜壇,單衣裸露;不得欺凌孤貧,奪人財物;不得裸露三光,厭棄老病;不得耽酒任性,兩舌惡口;不得凶豪自任,自作威利。

 

「老君二十七戒」的戒文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包括:戒勿喜,邪喜與怒同;戒勿費用精氣;戒勿傷王氣;戒勿食含血之物,樂其美味;戒勿慕功名;戒勿為偽技,指形名道;戒勿忘道法;戒勿貪寶貨;戒勿殺生。中品包括:戒勿學邪文;戒勿貪高榮強求;戒勿求名譽;戒勿為耳目口所誤;戒常當處謙讓;戒勿輕躁;戒舉事當詳心,勿惚恫;戒勿恣身好衣美食;戒勿盈溢。下品包括:戒勿以貧賤強求富貴;戒勿為諸惡;戒勿多忌諱;戒勿禱祀鬼神;戒勿強梁;戒勿自是;戒勿與人爭曲直,得失避之;戒勿稱聖名大;戒勿樂兵。

 

清規是對違反戒律的道士進行相應懲罰的條例。清規由各道觀自行訂立,每個「十方常住」都有「清規榜」這等於廟規。清規比戒律更注重道士外在行為的規範,以維護道觀的正常秩序與良好形象。道士一旦違反某條清規,即受到相應的懲罰,輕則體罰或罰齋,重則逐出道觀。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1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