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明清時期湧現的愛國史學家

202131phn015
《明儒學案》,民國時期上海中華書局仿宋版。(圖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31phn015

明朝大致沿襲元朝的史官制度,沒有常設修史館局,如有修史之事,則臨時抽調人力,翰林院的進士就是修史人員的重要來源。缺乏修史組織,是明朝官方史學不振的原因之一。明末政治腐敗,經濟疲弊,內憂外患頻仍,知識分子常懷憂國憂民的救國抱負。明亡之後,清兵入關,漢人受異族統治,由是愛國情懷興起。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並稱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對史學亦多貢獻。

 

黃宗羲(1610-1695年),字太沖,號南雷,又號梨洲,浙江餘姚人。其父黃尊素為東林黨著名人物,被宦官魏忠賢害死。黃宗羲年輕時,曾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的活動。清兵南下時,他組織義軍抗清,明亡以後專心從事著述,屢拒清廷徵召。著有《明夷待訪錄》、《南雷文定》、《明儒學案》等,後人編有《黃梨洲文集》。

202131phn016
黃宗羲畫像。(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31phn016

《明儒學案》60卷,是研究明代學術思想的重要著作,採集明代學者二百餘人的文集和語錄,辨別其學術宗派,分為19個學案,並逐一加以敍述。書中將學術史的發展劃成三期:初期以程朱之學為主,陸象山二派次之;中期專述王學,首立姚江學案;末期立東林、蕺山兩學案,中期與末期之間,另立諸儒學案,記述各學派以外的重要學者。此書成於1676年,是中國第一部學術思想史著作。

 

顧炎武(1613-1682年),初名絳,字寧人,江蘇崑山亭林鎮人,又稱為亭林先生。少時曾參加復社反宦官權貴的活動,抨擊明朝弊政。清兵南下時,曾參加抗清起義,失敗後遍遊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等地,訪問風俗,採集遺聞,致力於研究邊防和西北地理。他始終拒抗清廷徵召,寧願墾荒種地,糾合同道,不忘興復。

 

顧炎武學問廣博,治學主張「經世致用」,治史則注重對制度文物和地理沿革作考訂,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顧亭林詩文集》等。《日知錄》32卷是顧炎武一生研究學問的結晶,積三十多年而成,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內容不分門類,但編次先後略以類從,大抵「上篇經術,中篇治道,下篇博聞」,在考證方法上對後世學者有較大影響,又在考據中寄託了他的政治思想,以及對史學的見解。

202131phn017
顧炎武雕像,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顧炎武故居。(圖片提供:姜永良/FOTOE)
202131phn017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農,號薑齋,晚年定居衡陽石船山,世稱船山先生。他是湖南衡陽人,曾參加抗清活動,失敗後隱居深山僻壤,從事著述,後人輯為《船山遺書》。其中《讀通鑑論》和《宋論》是他的史學代表作,對秦代以後的社會歷史作了系統的分析和評論。

 

《讀通鑑論》30卷,成書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據《資治通鑑》所列帝王世系分為若干篇,選擇歷史事件和人物加以析論,目的在於探求歷史的成敗得失,針對明末清初各種社會政治問題,從而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歷史觀點。王夫之另有《永曆實錄》,詳載南明永曆政權的興亡。

 

此外,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1631-1692年)的《讀史方輿紀要》也值得注意。此書有130卷,附《輿圖要覽》4卷,歷時三十餘年而成,作者希望對恢復明朝的統治有所幫助。內容主要以明代南北直隸、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區劃為單位,分別加以記載,前九卷和末後七卷,綜述歷代州域形勢和全國山川、漕河、海道、分野。書中對前人的失實有所訂正,結構清晰,體例新穎,方便應用。

 

清代到了乾隆、嘉慶時期,考據學盛行,出現了三大考史名著,其中以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影響最大。另外兩種是錢大昕的《廿二史考異》和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昕(1728-1804年)對於史事的考證,態度嚴肅認真。《廿二史考異》100卷,成書於1796年,其內容特點是詳於校勘文字,解釋訓詁名物,以及考校具體事實。

 

王鳴盛(1722-1797年)年輕時治經義,後來轉而治史。他所撰的《十七史商榷》,「十七史」是指十七部「正史」,書中雖有論及《舊唐書》和《舊五代史》,因宋人習稱為「十七史」,故沿用舊稱。至於「商榷」,大致包括校勘諸史文字和考證歷代史事、典制、評述史家和史書,以及評論歷史事件和人物,敢於突破前人定說。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