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明清时期涌现的爱国史学家

202131phn015
《明儒学案》,民国时期上海中华书局仿宋版。(图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31phn015

明朝大致沿袭元朝的史官制度,没有常设修史馆局,如有修史之事,则临时抽调人力,翰林院的进士就是修史人员的重要来源。缺乏修史组织,是明朝官方史学不振的原因之一。明末政治腐败,经济疲弊,内忧外患频仍,知识分子常怀忧国忧民的救国抱负。明亡之后,清兵入关,汉人受异族统治,由是爱国情怀兴起。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对史学亦多贡献。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著名人物,被宦官魏忠贤害死。黄宗羲年轻时,曾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活动。清兵南下时,他组织义军抗清,明亡以后专心从事著述,屡拒清廷征召。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明儒学案》等,后人编有《黄梨洲文集》。

202131phn016
黄宗羲画像。(图片提供:文化传播/FOTOE)
202131phn016

《明儒学案》60卷,是研究明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采集明代学者二百余人的文集和语录,辨别其学术宗派,分为19个学案,并逐一加以敍述。书中将学术史的发展划成三期:初期以程朱之学为主,陆象山二派次之;中期专述王学,首立姚江学案;末期立东林、蕺山两学案,中期与末期之间,另立诸儒学案,记述各学派以外的重要学者。此书成于1676年,是中国第一部学术思想史著作。

 

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字宁人,江苏昆山亭林镇人,又称为亭林先生。少时曾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活动,抨击明朝弊政。清兵南下时,曾参加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等地,访问风俗,采集遗闻,致力于研究边防和西北地理。他始终拒抗清廷征召,宁愿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兴复。

 

顾炎武学问广博,治学主张“经世致用”,治史则注重对制度文物和地理沿革作考订,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日知录》32卷是顾炎武一生研究学问的结晶,积三十多年而成,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内容不分门类,但编次先后略以类从,大抵“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在考证方法上对后世学者有较大影响,又在考据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史学的见解。

202131phn017
顾炎武雕像,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顾炎武故居。(图片提供:姜永良/FOTOE)
202131phn017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定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他是湖南衡阳人,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隐居深山僻壤,从事著述,后人辑为《船山遗书》。其中《读通鉴论》和《宋论》是他的史学代表作,对秦代以后的社会历史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论。

 

《读通鉴论》30卷,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据《资治通鉴》所列帝王世系分为若干篇,选择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析论,目的在于探求历史的成败得失,针对明末清初各种社会政治问题,从而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历史观点。王夫之另有《永历实录》,详载南明永历政权的兴亡。

 

此外,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1631-1692年)的《读史方舆纪要》也值得注意。此书有130卷,附《舆图要览》4卷,历时三十余年而成,作者希望对恢复明朝的统治有所帮助。内容主要以明代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的行政区划为单位,分别加以记载,前九卷和末后七卷,综述历代州域形势和全国山川、漕河、海道、分野。书中对前人的失实有所订正,结构清晰,体例新颖,方便应用。

 

清代到了乾隆、嘉庆时期,考据学盛行,出现了三大考史名著,其中以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影响最大。另外两种是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和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1728-1804年)对于史事的考证,态度严肃认真。《廿二史考异》100卷,成书于1796年,其内容特点是详于校勘文字,解释训诂名物,以及考校具体事实。

 

王鸣盛(1722-1797年)年轻时治经义,后来转而治史。他所撰的《十七史商榷》,“十七史”是指十七部“正史”,书中虽有论及《旧唐书》和《旧五代史》,因宋人习称为“十七史”,故沿用旧称。至于“商榷”,大致包括校勘诸史文字和考证历代史事、典制、评述史家和史书,以及评论历史事件和人物,敢于突破前人定说。

作者:
上载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