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哪一本是最早的歷史書籍?

202131phn003
描繪孔子刪述六經的圖畫,山東省濟寧曲阜市孔子博物館展品。(圖片提供:海峰/FOTOE)
202131phn003

中國的歷史書最早於何時出現?中國遠在商代甚至以前,已有文字用來記錄時事,商代還出現了史官。最早的史料匯編原稱《書》,至漢代稱為《尚書》;古人「尚」與「上」通用,意即「上古之書」。儒家把它列為經典之一,因此又名《書經》。相傳經過孔子整理,選編成一百篇。《尚書》不能算作完整及有系統的史書,但也被公認為中國史籍的濫觴。

 

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統一中國以前的歷史時期,可遠溯至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一般是指夏、商、周三代,周代分西周和東周,東周包括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戰國(公元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春秋》是中國傳世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記錄史事,原為魯國的國史,出於魯國史官之手,後經孔子整理。孔子與《春秋》聯繫起來,可以考見中國古代史學發達興旺的原因。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相傳他曾整理《詩》、《書》,刪修《春秋》,按照魯國12個君主的次序,記述了242年的歷史。後人且把書中所包括的時代,稱為「春秋時代」。

 

其後出現了補充春秋、戰國史事的典籍,有編年體的《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並稱《春秋》三傳。《左傳》亦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當中有一些內容不同於《春秋》,例如保留了春秋時代以前的一些史事和傳記,所錄史事不盡相同,內容不以一國歷史為中心,且涉及政治以外的社會各個方面。

 

《國語》是中國最早一部國別史,與《左傳》同被認為是春秋末年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如果說《春秋》是記事之史,《國語》是記言之史,那麼《左傳》已經發展到成為言事兩者兼載的一種編年史了。

 

先秦時期還有一部重要的史書,就是《戰國策》。該書有《國策》、《國事》等不同名稱和版本,不知作者是誰,後經西漢劉向整理編定,始命名為《戰國策》。這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依據,「戰國時代」亦據此書命名。今本有33篇,資料豐富,文詞優美,後世每以《國語》、《戰國策》兩書並稱。

202131phn004
明抄本《戰國策》(節選)。(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31phn004

西晉武帝時,在今河南的汲郡戰國魏襄王墓中發現大批竹簡書,其中有一種《紀年》,因而命名為《竹書紀年》,又叫做《汲冢紀年》,是魏國的編年體史書。由於部分記載與傳統經籍的說法不合,受到一些學者貶斥,流傳不廣,大約在兩宋時期亡佚。後來有人雜採各書,編為《今本竹書紀年》二卷。清代歷史學家朱右曾追復古本,輯成《汲冢紀年存真》二卷;近人王國維加以補正而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一卷,堪稱善本,現代文史學家范祥雍再為此書作了補訂。《竹書紀年》的發現、亡佚和輯補經過,反映了先秦史籍流傳的概況。

 

孔子與先秦典籍有較密切的關係,所以要認識先秦時期的歷史,也要認識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幼年喪父,曾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中年擔任過魯司寇(魯國掌管邦禁刑獄的官職),後來被迫離職,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理論。晚年回到魯國,致力於教育。孔子學說以「仁」為中心,講求「禮」、「樂」,企圖以「正名」的主張,維護宗法制的貴族統治。其思想影響中國文化達二千多年,歷來被尊為「聖人」。

 

孔子的言論由他的學生輯錄整理而成《論語》,包括〈學而〉、〈為政〉等20篇,內容包括孔子談話、答弟子問,以及弟子之間的言談討論,是很有啟發性的一本書。其中多論「學」、論「政」、論「仁」,南宋時以此書為「四書」之一。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後世以「四書五經」並稱,同為儒家的重要典籍。

 

孔子自言「述而不作」,《春秋》的作者應是魯國史官,孔子可能作了文字上的修改,所以孔子作《春秋》的舊說應不可信。總括而言,孔子和《論語》均具廣泛及深遠的影響。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3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