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完美風暴——謠言旱災日食三重奏

202130phn014_01
蜀繡西王母圖。(圖片提供:Fotoe)
202130phn014_01

西王母是中國最古老也曾經是最有影響力的女性神祇。在戰國時期成書的《穆天子傳》中,西王母是周王朝遙遠西方國度的女王。同樣成書於戰國的《山海經》,將西王母描繪為掌管天災、疫病、刑罰凶神,半人半獸,頭髮蓬亂,豹尾虎齒。這種形象,很可能是從上古巫術儀式中的女祭司形象發展而來。在漢代,民間信仰西王母的人很多,郡縣長官、地方豪富等也都祭祀西王母。富貴家族墓葬中的畫像石、磚描繪的西王母,已是莊嚴尊貴的女神形象。漢代民間流行向西王母祈求長壽、福祿、趨吉避凶、家族興旺、遠遊平安、婚嫁美滿、賜子等。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就是竊取了西王母賜給后羿的不死之藥,飛向月亮。東漢以後,道教吸收了西王母信仰,從此西王母成為道教諸神中的「王母娘娘」、「瑤池金母」。唐宋道教尊玉皇大帝為天地諸神領袖,將西王母與玉皇大帝配對,尊她為「天母」。

 

西漢哀帝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全國多地出現嚴重旱災,民不聊生,大批關東百姓離鄉逃難,發生了規模空前、遍及全國、延續達大半年的「傳行西王母詔籌」的恐慌性群體事件。事件是由一則廣泛傳播的訛言引起的。訛言告喻百姓,凡隨身攜帶王母詔籌者可以不死。不信的話,請看自家門樞下有沒有白髮(在西漢文人的筆下,西王母是一位白髮老嫗)。接收到資訊的人們迅速變得狂熱起來。他們手持禾桿或木片,當作西王母詔籌,奔走相告,將詔籌交付給親戚朋友,甚至陌生人,共同祈求西王母的庇護。接到詔籌者再接力傳遞,交付下一批信眾。人們在傳遞過程中,心情緊張,有時披頭散髮,顧不得穿鞋,就在路上奔波。如果趕夜路遇上城門關閉,就翻牆而過。有錢有勢的,利用官家的驛站和驛馬驛車服務,提高效率。由於傳播採取多點交叉輻射的方式,遍佈二十六郡國,「道中相過逢多至千數」。所到城市,傳籌者聚會娛樂,載歌載舞,舉行祭祀西王母的儀式,有時熱鬧到「萬人空巷」。各路傳籌者最後在長安會合,集體祠拜西王母,有些信眾夜裏持火把上屋,擊鼓號呼,激發更大的恐慌。這種傳播方式,令人不禁聯想起近世不時出現的「連鎖信」,謂接到信後必須抄繕若干份,迅速分寄朋友,勿令連鎖中斷,否則必遭不測。甚至到了互聯網時代,這樣的心理遊戲仍未絕跡。

202130phn015_01
《帝鑒圖說》插畫,講述漢哀帝與董賢有同性之親,寵愛無度,大臣鄭崇上書進諫卻死於冤獄。(圖片提供:Fotoe)
202130phn015_01

漢哀帝朝廷及漢代史家對此事件的正式定性,是「訛言惑眾」。但丞相王嘉認為,雖然訛言的內容是荒誕無稽的,大批信眾「傳行西王母詔籌」的行為其實是上天對哀帝過度寵幸董賢、濫予國家名器的警告。前涼州刺史杜鄴等官員則藉此批評哀帝多用佞臣,又過於親近祖母傅太太后、生母丁太后,丁、傅兩家外戚因而顯赫專權,認為行籌訛言是上天對哀帝重用外戚佞幸的譴告,也是民眾輿情的體現。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朔日,日食。哀帝面對旱災、行籌訛言、日食等災害異象的衝擊,不得不順應輿情,重新起用威望素著的大臣孔光,罷免寵臣孫寵、息夫躬及其他近臣數十人。

 

歷史告訴我們,自然災異與社會危機最易在民眾中誘發訛言。訛言的內容可能虛假或荒誕,但其背後的社會心理和所代表的輿情不宜忽視。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12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