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大水犯京師」小女進皇宮

202130phn012_01
《帝鑒圖說》插畫,講述西漢成帝寵愛趙飛燕。成帝統治時期,朝政日壞,水旱交侵。(圖片提供:Fotoe)
202130phn012_01

漢語中有一類謠言,稱為「訛言」。「訛」有詐偽、訛誤的意思,在古代,也用來形容怪誕妖異。在漢代的史書中,「訛言」的出現常與災異情境密切相關。

 

西漢元帝、成帝統治時期,宦官、外戚、朝臣相爭,各地則水旱災情連綿,民心紛擾不安。成帝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夏,各地連連大雨,京師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就下了四十多日大雨。洪水沖出山谷,四千餘人遇難,官署、民居八萬三千餘所被毀。住在京師的官民群情紛擾,訛言紛傳,說京師也即將發大水,出現了種種怪異現象。例如當年七月,住在城外渭水邊的九歲少女陳持弓,聽訛言說大水將至,就從長安城牆西側入城,未持任何入宮憑證,施施然步入皇帝居住的未央宮,經過後宮的尚方署,一直闖到管理皇家園林的鈎盾署,才被發現。要知道,帝制時代的京城和皇宮,禁衞森嚴,崗哨密布。未經許可而擅闖宮禁,屬於重罪。警衞如果失職,也須嚴懲。陳持弓無故擅闖未央宮,可能是因為受到大水訛言的刺激。而在她進入宮禁的過程中,層層警衞視若無睹或無人留意,只能說明這些皇家的精兵當時都心神不寧,玩忽職守。

 

到了十月,大水將犯京師的訛言流傳愈廣,百姓奔走相蹂躪,老弱號呼,長安城中大亂。漢成帝召集大臣商議,當時掌握實權的大將軍王鳳建議為皇太后、皇帝和後宮妃嬪準備船隻,吏民可以登上城牆避水。眾臣大多附議,只有左將軍王商持異議:「自古以來,沒聽說有大水淹沒城池的。如今突然傳說大水將犯長安,這一定是訛言。如果現在令吏民離家登城,只會令百姓恐慌,擾亂秩序。」後來的事實證明,大水犯京師確實是謠傳。左將軍王商面對謠言引發的恐慌,在朝會上展現了鎮靜清醒的政治風格,協助朝廷作出了恰當的決策。但訛言的廣泛流傳,也往往折射出社會大眾的焦慮和恐懼。京師雖然沒有發大水,但「郡國被水災,流殺人民,多至千數」,卻是確鑿的事實。當時政局不穩、吏治苛刻腐敗,民眾因訛言而引起的驚恐心態,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202130phn013_01
漢代長安城平面示意圖。漢成帝時流傳大水淹浸京師長安的訛言,一度引起恐慌。(圖片提供:Fotoe)
202130phn013_01

古人也相信平民擅闖宮禁,是上天對治理不善的君主和官府的警告。漢成帝綏和二年(公元前7年)八月,有一個名叫王襃的男子,穿深紅色衣服,頭戴小冠,攜劍闖入未央宮,登上舉行朝廷禮儀活動的前殿,對前殿的主管說:「天帝讓我住在這兒。」前殿的警衞把他抓起來拷問,才知道他原來是宮門的衞兵,精神失常,在無意識下作出這番舉動。東漢靈帝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有一個白衣人闖到洛陽皇宮內的正殿德陽殿外的德陽門,自稱:「我是梁伯夏,我要上殿為天子。」宦官桓賢等趕緊召警衞過來逮捕此人,警衞未到,白衣人已不見人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顧炎武評論說:「自古國家中葉,多有妖人闌入宮禁之事。固氣運之疵,亦是法紀廢弛所致。」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12月1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