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鑑古知今—歷代君臣事跡

202119phn001_01
清末年畫:君臣大義,套印筆繪。(圖片提供:公元傳播/FOTOE)
202119phn001_01

唐太宗有句名言是「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當中的「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即指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歷代的盛衰,從中學習,避免重蹈覆轍。中國有數千年的歷史,君臣事跡眾多,這次我們揀選了一些大家以往未必注意的君臣事跡,但其實又具有一定的意義讓大家細味。

 

「一國兩制」是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制度,其實這種治國之道,早在千多年前的中國已有,如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他在公元938年獲得由後唐節度使石敬瑭獻上的燕雲十六州後,開始了同時統治北方游牧民族及南方一帶的農耕民族,他有見兩處地方人民生活習性不同,採用了「因俗而治」,實行「南北面官制」的治國方法,體現了契丹族能尊重與自身不同的文化。

 

「一帶一路」這詞出現於中國發改委於2015年發布的一份《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政策指示,旨在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其實早在隋煬帝時期,他已開始推行這種「一帶一路」的經濟構想,派遣大臣裴矩到張掖招攬胡商,希望讓更多西域商人知道來華貿易的好處。隋煬帝為了讓胡商看到中國的繁盛景象,悉心把洛陽粉飾一番,下令人人都要穿上錦衣華服,更以絲綢纏樹來表現富庶現象。

 

疫症並非現代才有,自古以來,歷代不少君臣都要處理疫症問題。例如宋仁宗時期,首都開封府瘟疫肆虐,太醫為了保住皇上龍體安康,向宋仁宗呈上兩隻極為珍貴的犀牛角供其服用。宋仁宗心繫百姓,命人把犀牛角磨成粉末,分發給百姓服食,他亦派御醫到民間為百姓治病。另外,北宋著名大臣蘇軾及曾鞏,為了助百姓抗疫,除了積極籌集資金以紓民困,更捐獻自己的積蓄,用作興建及營運病坊。

 

貪官污吏歷來都受人民唾棄,歷朝歷代亦屢見不鮮。有些奸臣在生時盡享榮華富貴,安享晚年;有些卻身陷囹圄,受盡折磨,例如兩位遺臭萬年的宋代奸相蔡京和秦檜就是最佳例證。他們雖然命運不同,但遭後世不恥卻是相同的。秦檜在相十八年,貪贓枉法,更逼害忠臣岳飛,宋高宗卻姑息其惡行,直至秦檜臨死前才罷免其子孫的官職。秦檜可說是富貴終老,但在史冊上留下千古惡人之名卻永不磨滅。反觀宋朝另一宰相蔡京,在宋徽宗時期專政二十年,同樣貪污受賄,也獲宋徽宗默許,但當宋徽宗禪位予欽宗後,蔡京便失勢,瞬間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病死在流放的途中。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出自宋朝宋真宗的《勵學篇》。別以為身為皇帝就不用讀書學習,古時很多政治人物都喜愛讀書,他們在百忙中亦會抽空讀書。至於愛讀哪種類的書?若以宋代為例,君主們主要愛看史冊,如《尚書》、《漢書》、《太平御覽》等。北宋諫官劉安世曾說:「太祖極好讀書,每夜於寢殿中看歷代史,或至夜分。」

上載日期:
2022年03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