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王安石與三蘇的恩怨

聲音導航:

 

202103phn014_01
唐宋八大家中北宋三蘇畫像(圖片提供:馮立軍/FOTOE)
202103phn014_01

「三蘇」,即蘇洵、蘇軾、蘇轍父子及兄弟。他們與王安石,乃至歐陽修、曾鞏之間都有很深的交往。蘇洵(1009—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人稱「老蘇」。今存《嘉祐集》15卷。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蘇洵之子。今存《東坡全集》150卷。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號穎濱遺老。嘉祐二年與兄蘇軾同登進士第。今存《欒城集》及後集、三集共84卷。

 

蘇洵27歲始發憤為學,舉進士不第。至和、嘉祐間至京師,以其文為歐陽修所推重,宰相韓琦薦之於朝。蘇洵是大器晚成的散文家,作文以學養為基礎而重氣勢,文字雄奇堅勁,結構謹嚴,說理周詳,氣勢磅礴而曲折多變,有先秦縱橫家之風。明清散文選本如《唐宋八大家文抄》、《古文觀止》等所載署名蘇洵的《辨姦論》,對王安石作了百般詆毁與醜化,實際上並不是蘇洵的文章。它不見於蘇洵的《嘉祐集》,而最早出自北宋邵伯溫的《邵氏聞見錄》。況且在蘇洵卒後三年(1069年),王安石才入朝執政,推行新法,此文想把蘇洵說成是個預言家,可是漏洞百出。據清人李紱和蔡上翔的有力考證,它完全是邵伯溫為了惡意攻擊王安石變法而偽造,根本不能歸在蘇洵的名下。相傳蘇洵與王安石不和,大約由於二人個性與氣質顯然不同所致。

202103phn015_01
四川眉山三蘇祠內的蘇洵像(圖片提供:黃金國/FOTOE)
202103phn015_01

蘇轍的文學成就也主要在散文方面,其文記事詳贍工穩,文風淡泊平和,議論以穩健見長。蘇轍的文章不如其兄蘇軾才華橫溢,然而在宋代散文史上,仍是獨樹一幟的。熙寧二年(1069年)神宗起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蘇轍站在保守派的一面,上書神宗並致信王安石,反對變法。後來感到在朝中呆不下去,便請求外任,曾歷任一些地方官職,並連遭貶職。元豐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即位,神宗之母高太后臨朝聽政,任用保守派執政,蘇轍一度入京執掌朝政。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新黨上台,蘇轍又遭貶職。後隨着政治形勢變化,官職時升時黜,最後告老還鄉,卒年74歲。

 

蘇轍早年與王安石政見不和,主要緣於青苗法之爭。其實王安石在變法中處於一種相當尷尬的地位:有功績乃神宗之功,有過錯乃王安石之過。蘇轍的上言自然沒被神宗採納,但人們把攻擊的矛頭仍然指向王安石,認為神宗不接受蘇轍的意見是受了王安石迷惑。王安石何不冤哉?

202103phn016_01
四川眉山三蘇祠內的蘇轍像(圖片提供:黃金國/FOTOE)
202103phn016_01

至於為人坦蕩,講究風節,有志於改革朝政且勇於進言的蘇軾,在北宋黨爭的漩渦中幾經沉浮,歷盡坎坷。因作詩被彈劾,釀成「烏台詩案」,幾乎喪命,被貶至黃州。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舊黨得勢,蘇軾被召還,累遷中書舍人、翰林院學士。後出知杭州,任禮部尚書,再知定州。哲宗親政,重新啟用新黨,蘇軾又罹黨禍,遠謫嶺南惠州、海南儋州。至徽宗即位遇赦北還,卒於常州。追諡文忠。宦海沉浮使蘇軾對人生、命運、世界有了透徹的洞察了悟,使他的創作達到完美的境地,成為有宋一代最有成就的文學巨匠。

bulb

「烏台詩案」

烏台詩案是北宋年間的一場文字獄。所謂「烏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內遍植柏樹,又稱「柏台」。柏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乃稱烏台。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蘇軾到湖州上任,按慣例到任時會向皇帝上表,蘇軾當時寫了《湖州謝上表》。表中說:「臣軾言。蒙恩就移前件差遣,已於今月二十日到任上訖者。風俗阜安,在東南號為無事;山水清遠,本朝廷所以優賢。顧惟何人,亦與茲選。臣軾中謝。伏念臣性資頑鄙,名跡堙微。議論闊疏,文學淺陋。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獨無寸長。荷先帝之誤恩,擢置三館;蒙陛下之過聽,付以兩州。非不欲痛自激昂,少酬恩造。而才分所局,有過無功;法令具存,雖勤何補。罪固多矣,臣猶知之。夫何越次之名邦,更許藉資而顯受。顧惟無狀,豈不知恩。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天覆群生,海涵萬族。用人不求其備,嘉善而矜不能。知其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養小民。而臣頃在錢塘,樂其風土。魚鳥之性,既能自得於江湖;吳越之人,亦安臣之教令。敢不奉法勤職,息訟平刑。上以廣朝廷之仁,下以慰父老之望。臣無任。」蘇軾在文尾的幾句牢騷話,例如「新進」,指的是王安石變法時被引進的一批「群小」。「生事」一詞,已成為保守派攻擊變法派時的習慣用語。改革派看見蘇軾這樣批評,當然要向皇上告狀。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蘇軾,蘇軾被解到京城,經過兩個多月的「根勘」審理,最後,李定等人給蘇軾「四大罪狀」,請求宋神宗處死蘇軾。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曾有遺囑:除了犯叛逆謀反罪,一概不殺大臣。朝野上下均認為蘇軾未犯叛逆罪,不該重處。由於各方面的營救和輿論壓力,促使宋神宗寬貸蘇軾,從輕發落。最終,蘇軾得輕判,以「蒙恩責授黃州團練副使」結案。

202103phn017_01
四川眉山三蘇紀念館內蘇軾書信(圖片提供:黃金國/FOTOE)
202103phn017_01

王安石倡導的熙寧變法,是北宋歷史大背景下產生的政治變革運動。歐陽修、曾鞏、蘇洵、蘇軾、蘇轍以及王安石自己,立場與政見儘管不同,但都毫無例外地捲進這場政治鬥爭的風暴裏。鬥爭的殘酷以及變革的失敗,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各自的坎坷經歷乃至人生悲劇。他們的文學創作,也深深地打上了這種時代的烙印,反映着他們各自的人生軌跡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蘇軾是王安石的文友,也是王安石變法的反對者。蘇軾思想敏銳,敢於直言,無所畏懼,而王安石變法的初衷,雖說是為了富國強兵,只是由於觸動了既得集團的利益,加上新法執行時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遭到保守勢力反對,才導致了長達數十年的新舊黨爭,這卻是二人都不願意看到的。

202103phw013_01
王安石與蘇軾連環畫(圖片提供:鄒自振)
202103phw013_01

王安石與蘇軾,政見上不相同,但都出於謀國之忱,二人的品格都很正直,文學上都有卓越成就與崇高聲望,所以私交上仍可文字唱和,聲氣流通。元豐七年(1084年)七月,蘇軾由黃州(今湖北黃崗)路過金陵,與罷相居鍾山的王安石相見,二人誦詩談佛,流連忘返。分別後,蘇軾給王安石寫了一信,在信中向王安石推薦了青年詩人秦少游。下文即是王安石的回信《回蘇子瞻簡》:

某啟:承誨喻累幅,知尚盤桓江北,俯仰逾月,豈勝感悵!得秦君詩,手不能捨。葉致遠適見,亦以為清新嫵麗,與鮑、謝似之。不知公意如何?餘卷正冒眩,尚妨細讀。嘗鼎一臠,旨可知也。公奇秦君,數口之不置;吾又獲詩,手之不捨。然聞秦君嘗學至言妙道,無乃笑我與公嗜好過乎?未相見,跋涉自愛,書不宣悉。

202103phw014_01
王安石與蘇軾在半山園模擬場景(圖片提供:鄒自振)
202103phw014_01

王安石在回蘇軾的信中,首先表達了與蘇軾分別後的惆悵之感,隨後稱許了秦少游的詩,同意友人葉濤評秦少游詩「清新嫵麗,與鮑、謝似之」的讚語。這封短簡的字裏行間,展示了王安石與蘇軾二位文學大家親密交往的情景,令人動容。可見,王安石晚年和蘇東坡的交情是極深厚的。蔡絛《西清詩話》記載說:「元豐中,王文公在金陵,東坡自黃北遷,日與公遊,盡論古昔文字,閒即俱味禪悅。公嘆息謂人曰:『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