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法門寺唐密曼茶羅的秘密

20122ph026
法門寺唐密曼荼羅世界
20122ph026

1994年初以來,中國社科界、佛學界在近年法門寺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對法門寺唐代地宮佛教文化根本內涵展開了全面、集中的研究和交流。現已全面確認,法門寺唐代地宮在封閉時被布置為唐密曼荼羅,確為中國佛教考古的重大發現。

bulb

曼荼羅

曼荼羅(梵名mandala),在古代印度,原指國家的領土和祭祀的祭壇。但是現在一般而言,是指將佛菩薩等尊像或種子字、三昧耶形等,依一定方式加以配列的圖樣。意譯為壇城、中圍、輪圓具足、聚集等。

20122ph024
金剛界曼荼羅
20122ph024

據密宗經典記載,法身佛大日如來為十地以上菩薩講授《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在南天鐵塔內外分別傳出了胎藏界(物質世界)和金剛界(精神世界)兩部大法,於公元七世紀分別為印度高僧善無畏和金剛智所承傳。善無畏、金剛智未在印度傳授,而率其弟子不空(師徒三人史稱開元三大士)於唐開元年間先後來到中國長安,結壇傳法並相互傳授,是謂「金善互授」。其後,善、金又將兩部大法傳於不空及中國僧人一行。一人而傳承兩部大法,謂之「兩部一具」。不空盡得兩部真諦而全傳於中國僧人惠果。一行、惠果為兩部一具最當機之大師。十分可惜,當唐密大法由惠果、一行的日本弟子空海和最澄接承,創立日本東密、台密,迄今發揚光大;而唐密及其以後在中國的發展,到金胎合曼的全新階段卻隨着法門寺地宮的封門而失傳。這座無比莊嚴輝煌、重重無盡的大千世界歷千餘年不被人知曉。

bulb

胎藏界

眾生本有的性德,攝持含藏一切如來的功德,如母胎攝藏嬰兒,故稱胎藏界。

20122ph025
胎藏界曼荼羅
20122ph025

地宮總體為佛指舍利供養大曼荼羅,佛指舍利為三昧耶曼荼羅,供奉佛指舍利的諸種法器、供養器及供養法為法曼荼羅,如法供養為羯摩曼荼羅。六大瑜伽、四曼不離、三密相應成就了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地宮一道五門四室,為增益護摩法之儀軌,香華燈塗,上供下施。地宮一道四室通徹全壇,體現金胎兩界大日如來中道一實,四室四舍利表證四方四佛,建立兩部曼荼羅。

20122ph023
現今法門寺內陳列着唐密曼荼羅文化
20122ph023

地宮為石砌盝頂窯洞式,主體建制有甬道、前室、中室、後室、秘龕(即密室),即一道四室。甬道、前、中室成長方形,後室及秘龕成正方形。從入宮地面鋪了金錢成黃金色,一直到後室主要供物均作金黃色,顯示整個地宮為黃色方壇。使人們入壇後,如「遂感燈搖聖影,雲曳彩章。神光亙發以輝華,玄鶴群飛而率舞」,「虔拜瑤函,若靈山之舊識。一瞻金骨,憶雙樹之重逢」。

 

地宮一道四室,供養佛指舍利四枚,一道通徹全壇,表中央大日如來法界體性智,法性圓寂,一切不可得故。四室四枚舍利即表四方四佛,按金剛界和胎藏界兩部曼荼羅配置:後室八重寶函第一枚舍利,位胎藏界北方天鼓雷音佛位,位金剛界西方阿彌陀佛位(影骨);中室漢白玉靈帳第二枚舍利,位胎藏界南方開敷華王佛位,位金剛界東方阿閦佛位(影骨);密室五重寶函第三枚舍利,位胎藏界西方無量壽佛位,位金剛界北方不空成就佛位(靈骨);前室阿育王塔第四枚舍利,位胎藏界東方寶幢如來位,位金剛界南方寶生佛位(影骨)。

20122ph019
四枚佛指舍利
20122ph019

埋藏靈骨的秘龕是在地宮後室地面的中北部,秘龕呈正方形,四壁及底部均用磚砌成,口寬0.28米,高0.26米,龕內進深0.28米。頂部距後室地面約0.24米,正位於後室北壁之下。秘龕中只有一個外用織金錦包裹的盝頂鐵函,鐵函內依次套置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頂銀函、銀包角檀香木函、嵌寶石水晶槨、壺門座玉棺。檀香木函因年代久遠,出土時已經散架,現留有當時微雕人物像。此檀香木函與四十五尊造像銀函一起覆蓋於水晶槨和玉棺上,表示十大弟子仍然侍隨供養本師釋迦牟尼佛的真身。玉棺內供放佛指舍利之金骨,就是釋迦牟尼的真身,亦稱靈骨。

20122ph027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
20122ph027

密教認為釋迦牟尼佛就是金剛界的北方不空成就佛、胎藏界的北方天鼓雷音佛。按密教曼荼羅方位,就佛指舍利安放在地宮後室北壁,正是曼荼羅的正確方位,顯教謂釋迦牟尼佛大涅槃,也是頭朝北,足向南,佛指舍利安奉方位,也契合顯教義。真身寶函四十五尊造像分為五面。頂面有二十五尊造像,四周側面各為一面,每面均有五尊造像,以頂面為中心不動,將前後左右四個側面往上揭開而平展。此四十五尊造像,乃金剛界根本成身會曼荼羅。頂面方壇內為金大日及四波羅蜜、內四供曼荼羅。方壇外為外四供、四攝、四大神、四明王曼荼羅。以鏨刻有「奉為皇帝敬造釋迦牟尼佛真身寶函」為前側面的方壇,為西方無量壽如來及其四親近菩薩的曼荼羅。

20122ph028
鎏金四十五尊造像銀寶函頂面
20122ph028

地宮中室的鎏金珍珠裝捧真身菩薩,是唐懿宗李凗於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十一月十四日,為其39歲生日時供養佛指舍利而敬造。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在迎送佛舍利時,此尊捧真身菩薩捧着佛之金骨真身一併請入地宮,永為供養。捧真身菩薩被發現時的位置在地宮中室漢白玉靈帳後,菩薩高髻,頭戴花蔓寶冠,上身袒露,臂飾寶釧,雙手捧着放置鏨刻發願文的鎏金銀匾荷葉盤,下穿羊腸大裙,雙腿左屈右跪於蓮台上,通身裝飾珍珠瓔珞,花蔓冠邊緣串飾珍珠,冠中頂供化佛。荷葉盤上願文匾呈長方形,有匾欄,長11. 2厘米,寬8. 4厘米,欄上貼飾16朵寶相花,襯以蔓草,內飾聯珠紋一周。匾上鏨文一行65字:「奉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薩,永為供養。伏願聖壽萬春,聖枝萬葉,八荒來服,四海無波。咸通十二年辛卯歲十一月十四日皇帝誕慶日記。」

bulb

羊腸大裙

早期佛像慣常穿着的是貼身長裙,而羊腸大裙是一種較寬大的裙,衣裙下部雕作羊腸紋。

bulb

瓔珞

瓔珞又作「瓔絡」,以珠玉串成的裝飾物,多用作頸飾。

匾兩側以銷釘套環與護板相連,邊緣飾一周類似杵紋的吉祥草葉,內外緣各飾聯珠一周,護板中鏤空成三鈷金剛杵,四周襯以纏枝蔓草,蓮座呈缽形,頂面八曲,邊緣聯珠,頂面與底面均鏨有梵文,腹壁由上至下飾四層仰瓣,每層八瓣,上兩層蓮瓣各有一尊像,兩側襯以纏枝蔓草。腹壁一周分別鏨刻持劍、執斧、托塔、拄劍的四大天王,餘白處鏨三鈷金剛杵。覆蓮座鼓形束腰,頂面與蓮台焊接,底部和覆蓮座套接,雙層覆缽形,外層上部飾一周八瓣覆蓮,每瓣內各鏨一梵文;中部一周鏨八大明王,均有背光,座下有立沿,飾聯珠紋與蓮瓣紋一周。內層中心鏨十字三鈷金剛杵,兩側各有一行龍,並襯以流雲紋。

 

捧真身菩薩的蓮台座為一金剛界和胎藏界兩部融合的大曼荼羅,蓮座呈缽形,缽乃本師釋迦牟尼佛之三昧耶形。密教兩部大法曼荼羅融合於顯教本師文佛三昧耶缽形之內,不但具有金胎不二之密義,而且顯示顯密圓融之深旨。可見造此尊曼荼羅之阿闍黎,乃深明蘇悉地法要之大阿闍黎也。而在唐代傳承蘇悉地法門者,由此可以例證,青龍寺惠果的唐密在皇室內道場,以及法門寺地宮供養舍利的內道場已有充分發揮。

bulb

三昧耶形

三昧耶形是指密教諸尊手持的器物及手結的印契,表示諸佛菩薩各有不同的誓願。

bulb

阿闍黎

阿闍黎亦作「阿闍梨」。梵語的譯音,意譯為「軌範師」。可矯正弟子的行為,為其軌則模範,是高僧的敬稱。

bulb

蘇悉地法

全名為「蘇悉地羯羅經」,三卷,共三十七品。唐代中天竺三藏輸波迦羅(善無畏)譯。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