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法門寺因何在歷史上舉足輕重?

20122ph001
法門寺山門
20122ph001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十公里處的法門鎮。相傳它建於北魏時期,是因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的,距今大約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自古以來,因塔內藏有釋迦牟尼佛的舍利而著名。這寺發展於北魏,鼎盛於唐代,是當時佛教四大聖地(五台山、終南山、泗洲普光王寺、法門寺)之一,又被尊為皇家寺院。其時佔地面積多達1,500畝,寺裏僧人不下萬人,建有瑰琳宮二十四院。唐代歷史上曾有唐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肅宗、德宗、憲宗、懿宗等八位皇帝先後六次迎奉法門寺舍利入皇宮供養,並施以金、玉、錦繡、瓷器等用品來供奉。唐代末年,法門寺寶塔下用以安置佛舍利及皇室供養品的地宮封門。宋代以後,由於佛教的衰敗,這裏因此逐漸被人遺忘。

 

傳說大約在周武王之後,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美陽村(今位於陝西省寶雞市,毗鄰為法門寺)有個叫法阿門的窮書生崇佛,設壇教化,並上書周天子弘揚佛教。周天子視為異端邪說,下令緝拿法阿門,並砍掉法阿門的雙腿、雙手,乃至割舌剜眼削耳。法阿門堅決護法教傳的事跡傳到釋迦牟尼耳裏,頗受感動,對阿育王留下遺囑:「我入化後,汝將吾體斷成八萬四千塊,一塊送往東土周朝法阿門的故居,其餘分送世界各地。」釋迦牟尼死後,阿育王便遵囑差鬼神,送一份舍利到法阿門住的美陽村,於是法阿門誦經壇之處聳起一座10丈高的寶塔。塔底洞穴水銀鋪地,金船泛其上,船內有金匣,匣內珍藏佛指舍利。為了紀念法阿門以身殉教,阿育王寺被改為法門寺。

 

周都岐邑一夜之間冒出佛塔以後,周王與百姓們以為是夷狄神骨的建築,於是將其剷去,次日塔又冒了出來。再次剷去,再次冒出。如此這般鏟了一茬又一茬,塔仍巍然長存。這則傳說反映了法門寺塔歷經劫難,但塔仍挺立,千古不滅;這也曲折反映了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坎坷道路,弘法的高僧大德們百折不撓,終於依傍國主,使佛教在中國紮根。這是西典東來並立足華夏的一段弘法史的縮影。

20122ph005
法門寺佛塔
20122ph005

法門寺、塔創建於何時?較為可靠的說法是在北魏文成帝「初復佛法」之後,大約在公元五世紀中葉。法門寺現存一通四面造像碑(亦稱「千佛碑」),學者們認為此碑刻於北魏,將其作為法門寺塔創建於北魏的實物證據。碑為麻沙石質,殘高59厘米,寬41.5厘米,厚約7厘米,左側面有明顯的磨刀痕。地宮出土的《大唐咸通啟送岐陽真身志文碑》上有:「元魏二年,岐守拓跋育初啟塔基、肇申供養」的記載。而《大唐聖朝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寶塔碑銘並序》也說:「大魏二年,岐州牧小塚宰拓跋育以為事出於古,名同於今,乃削舊規,創新意,廣以台殿,高其閈閎,度僧以資之,刻石以紀之。」兩碑所記之人同為拓跋育,《碑銘序》記敍了拓跋育開啟塔基,供養佛骨一事,此碑撰立於代宗大曆十三年四月,早《志文碑》95年。可以看出《志文碑》撰刻時是依據了《碑銘序》所提供的史實,並做了擴大演繹,因而「元魏二年」即「大魏二年」(公元494年),亦可推測法門寺約建於北魏。法門寺是因舍利建塔,因塔成寺的,寺建於北魏,那麼,塔的建造年代應略早於北魏,但具體的年代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20122ph002
早期的法門寺
20122ph002

法門寺所在的扶風縣,地處中國地形第二階梯黃土高原南緣渭河盆地中西部,位於關中西部。渭河自西向東從縣南部穿境而過,境內西有七星河,東有美陽河。考古發掘證明,扶風在新石器時代氣候溫暖,雨水充沛,林草茂密,是古人類安居生息的理想之地。扶風縣西南的姜原村,地處周原東南角,距渭河北岸約三里的第一台地上,這一區域發現了仰韶、龍山文化到周、秦、漢的文化遺存。史載這裏是母系氏族有邰部落活動區域。大約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前後的古公亶父(公劉的第九代子孫)時代,姬族定居於扶風周原。為了防備戎狄騷擾,古公在周原大興土木,築都城,謂之岐邑,其規模西到西杜城(今岐山境),東到東杜城(今扶風境),北抵岐山下,南到今法門寺,方圓約20平方公里,今法門寺是古岐邑重要的一角。古公便以周原為姬姓邦國,定國號為「周」。西周時,周原失去了都城的地位,但仍是周王朝的京畿重地,是周族的大本營,周族的宗廟、墓葬、府庫和文書資料全被安置在這裏,周原附近地區並有姬姓宗族和近臣的采邑。考古文化證明,當時岐邑規模很大,它的西北部是宮殿、宗廟區域,東南部為平民居住區和手工業作坊區,西南部是墓葬區。正因為有厚實的周文化積澱,法門寺文化才有了堅實的根基。

20122ph004
周原遠景
20122ph004

自漢代開通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貿易之路,也是連接東西方文化的大動脈。法門寺正當周原孔道,居出隴入蜀之樞紐,東西方交通之要衝,為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周秦文化從此發源,此地有着厚重的文化積澱。周人踞此強盛,創造了以「禮」為中心的周文化,是為後世儒家之典範,就連儒家鼻祖孔子也發出「鬱鬱乎文哉,吾從周」的感嘆。以後的中華文明,多有這一歷史時期的史影。當年天竺、西域高僧大德白馬馱經,經此無不駐足頂禮。一些重大佛事往來也皆經「扶風孔道」,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也為日後這裏安奉佛祖真身舍利創造了條件。

bulb

「扶風孔道」

「扶風孔道」是指儒教聖地的扶風縣,該縣位於陝西省,總面積為750平方公里。由於當地是上古炎帝姜氏部落的故里,是中外聞名的周原文化寶庫,再加上當地建有佛教聖地法門寺,使該處成為著名的旅遊及教育文化名縣。儒教文化聖地通常被形容為「孔道」,在中國周秦漢時期的儒教文化有兩個重要中心,分別東有山東曲阜(孔子的故鄉);西有古周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古周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大本營,亦是封建禮教的發源地,是儒家思想學者心目中的重要地方。

20122ph003
唐代絲綢之路路線圖
20122ph00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