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秦代考古遺跡聞名世界

20107phn003_01
內蒙古包頭固陽縣秦長城遺址(圖片提供:賈志強/FOTOE)
20107phn003_0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央集權的大帝國。這一形式一直延續到東漢滅亡,因而整個秦漢時期國力強盛、疆域廣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在秦代的考古遺跡中,最著名的就是萬里長城與秦始皇陵兵馬俑。

 

萬里長城

戰國中期以後,北方匈奴趁中原戰亂,經常南下侵擾、掠奪。相鄰的秦、趙、燕三國相繼在本國邊境築長城以抵禦。秦朝建立後,將三國原來的長城連綴起來,形成一個西起甘肅臨洮,東至遼東鴨綠江邊,全長五千多公里的軍事防禦體系,稱為「萬里長城」。此後漢代又在秦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為了軍事上的需要,在長城沿線內側遍布眾多的輔助建築,主要有邊城和障塞。

 

邊城是邊防駐軍屯戍的地方,是整個長城防禦系統的核心,也是邊郡長官治所的所在地。一般有內外兩重城垣,平面呈回字形,外城邊長1,000米,內城邊長200至250米。城內有街道、官署、民居等。有的邊城附近還附有城障、烽燧等。城內駐軍和居民約有數千人。目前為止共發現邊城遺址120座。

 

障塞一般設在長城與邊城之間的重要關口附近,是駐守在邊城的邊郡長官派出的分支,為障尉(障塞的長官)率兵屯居之所,形同後代的哨所。平面方形,規模小於邊城。每邊長50到200米不等,牆高3米,有甕形城門。障塞中的駐軍人數較少,由數十人至百人不等。城障之外,還建有數量可觀的烽台。它們有的設在長城上,有的設在長城沿線的山巔或草原上,均作圓柱形、圓錐形或方錐形,主要作為城障的耳目,為城障提供警訊。

20107ph027
秦漢玉門關附近的長城
20107ph027

秦兵馬俑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也就是從這一年,他開始着手營建自己的陵墓。為避免繼續沿用活人殉葬制度,丞相李斯勸秦始皇改用陶俑,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其陵墓不遠處建起了規模宏大的兵馬俑坑,象徵着地下王國的軍隊。其後的兩千多年間,這批兵馬俑一直深埋在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西南,不為人知,直至1974年才被當地農民在打井施工時意外發現。

 

現已發掘三座兵馬俑坑,這三座俑坑在排列上基本呈「品」字形,總面積達二萬多平方米,內埋陶質兵馬俑七千餘件。兵馬俑以秦朝的軍隊為基礎,按照秦軍編制,包括各級軍官、各種兵種、戰車和馬匹。組織嚴密,隊伍肅整,是秦軍的精確複製,再現了強秦的風範。

20107ph028
秦俑一號坑俑群
20107ph028

其中,俑的塑造採用寫實的手法,完全比照真實的大小,由工匠逐一加工燒製。製作工序非常複雜,一般都是用模具分別製出胎形後,再運用捏、貼、堆塑等手法對手足、頭部、紋飾等細部加工。故而其人物姿態相近,但面貌卻不相同。成形之後,再着色燒製,最後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形成姿態威武、色彩鮮豔,又各不相同的兵馬俑群。秦始皇兵馬俑將寫實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俑身上的革帶、髮式、行滕、靴履等細部都一絲不苟,簡直近乎於寫真。而這種風格既沒有見諸於其之前的戰國,也沒有被後來的漢代所繼承,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獨樹一幟。

bulb

行滕

行滕是指纏腿,主要見於頭綰髮髻而無冠飾的武士俑。行滕紥於短褲之下的腳部,即用條帶形的布帛螺旋形由足腕向右旋纏紮至膝下,上端以組帶束紮。

20107ph029
秦陵內發現的灰陶鎧甲武士俑
20107ph029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0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