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有哪些巧手工藝?

0906ph027
蘇繡作坊
0906ph027

剌繡

刺繡是用針將絲線或其他纖維以一定圖案和色彩在布料上穿刺,以縫跡構成花紋的裝飾織物。中國刺繡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代稱「紋繡」,至三國東吳丞相之妹首創畫繡,揭開中國進入藝術繡的序幕。明代畫繡藝術又登上一層樓,明末清初沈壽利用西洋畫明暗採光的原理,開創富有立體感的美術繡,享譽中外。

 

中國刺繡之鄉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和廣東等各有特色,「蘇繡」(江蘇)以生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用通經斷緯技法,達到圖案正反如一,有多層次立體感的精、奇、美效果,故以色彩鮮豔、造形逼真見稱,素以「小貓」、「金魚」為代表作。「湘繡」則以風格豪放、神態逼真,善於表現景物與動物,並繼承中國畫藝術風格為著名;「蜀繡」素以針法嚴謹細緻,內緊外鬆,線路分明和光亮平整馳名中外。「粵繡」(泛指廣東潮州與佛山的刺繡)的紋路明快清晰,色彩濃郁,富麗堂皇聞名遐邇。相傳唐代盧眉娘在一尺綾絹上繡出法華經七卷,至清代潮州少女11歲已成刺繡能手,男子有24名被封為「刺繡狀元」。此外,西部少數民族工藝繡色彩斑斕,令人賞心悅目。

0906ph029
河南汴繡
0906ph029
0906ph030
蘇繡成為聞名中外的工藝品
0906ph030

瓷器

瓷器是中國古代發明之一。中國素有「瓷器之國」之稱,英文(China)一詞原義便是瓷器。中國是首先發明以高嶺土燒製成日用品和工藝品的民族。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已經製造和使用陶器。瓷器是在製陶工藝發展的基礎上改進而成,至唐宋兩代興盛,生產出馳名的青瓷、白瓷和彩瓷,明代以後,江西景德鎮成為瓷器中心,其中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和成化年間(1465—1487年),中國青花瓷更進入鼎盛期,大量出口到日本、朝鮮、東南亞、歐洲,甚至非洲。至今,在歐洲和西亞的博物館,仍藏有不少宋元明清時期的中國瓷器。

 

中國瓷器表面光潔細膩,晶瑩而帶光澤,結構緊密,外有瓷釉,繪有藝術圖案。中國瓷器生產分布廣,高級日用瓷器集中於江西、湖南、廣東、河北、山東、福建、遼寧、四川。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廣東佛山和山東淄博等,都是著名的瓷器之鄉。

0906ph028
中國瓷器由古代陶器演化而來,其坯胎有透明度,繪有藝術圖案,以高溫燒製而成
0906ph028

蠟染

古代蠟染稱為「蠟」,這種傳統工藝技術起源自西南少數民族,秦漢時代向中原傳播,隋唐時代發展,染絲綢布匹流行全國,甚至成為饋贈友邦的名貴禮品。如日本正倉院藏有的「蠟纈象紋屏」,便是唐代蠟染精品。其後因蠟染只適宜常溫染色,色譜有一定局限,於是中原的蠟染自宋代起逐漸被印花工藝替代。而西南少數民族因聚居貴州、廣西、雲南等蠟資源豐富的地區,交通不便,乃流行不衰,苗、瑤和布依族婦女喜歡具有簡潔明快、古樸野趣的蠟染布製衣裙。

bulb

音:〔普〕xié;〔粵〕kit3,音「蛣」。

義:有花紋的絲織品。

蠟染的程序主要是先將蜜蠟熔化,再用蠟刀蘸上蠟液在平整織物上繪出圖案。當蠟冷凝後,浸入染液中上色,用沸水除蠟留本色花,其他經縐折裂紋,呈現獨特古樸的飾紋。貴州安順是中國蠟染之鄉,所產真蠟花布、枱布、壁掛等有濃郁的中國民族風情,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遠銷日本、東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諸國。

0906ph031
貴州安順被譽為「蠟染之鄉」,圖為當地的蠟染工藝品
0906ph031
0906ph032
布依族蠟染工藝以手繪為主
0906ph032

楊柳青木版年畫

「楊柳青」並非畫家的名字,卻是天津市西一個鎮名,「楊柳青木刻年畫」主要是指發祥地為天津市西的楊柳青及附近三十多個村莊的民間年畫品種。楊柳青年畫約始於明代後期,現知最早的畫店為戴蓮增、齊健隆。楊柳青年畫在清代達到極盛,產品行銷中國北方及東北各省,僅戴蓮增一家每年即印製年畫數百萬張。至清代後期,民生凋敝,加之石印年畫興起,使楊柳青年畫逐漸衰微,畫店相繼倒閉。至近數十年,楊柳青年畫的發展才得以逐步恢復。

0906ph034
天津楊柳青工藝師在創作彩色畫稿
0906ph034

楊柳青是民間美術發達和人才薈萃的地區,大部分居民以繪製年畫為生,於是成為「家家都會點染,戶戶皆善丹青」的畫鄉。楊柳青木刻年畫分為中堂、四扇屏、喜壽民間、門畫和燈紙花等,畫作繪製工整,墨線鮮明,色彩柔和,形象生動,有中國傳統文化寓意和浪漫結合的手法,多表達揚善除惡的主題,代表作有《鯉魚獻寶》、《芙蓉蓮餘》、《萬事如意》、《麟吐玉書》等。楊柳青年畫不僅是中國內地喜聞樂見的民間畫作,在世界亦享有盛譽,港、澳、台以及東亞均視為「東方畫」俏貨,西歐北美遊客常登門選購。

0906ph033
楊柳青木刻年畫「連年有餘」
0906ph033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7月1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