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戚繼光如何在東南沿海抗倭?

0116phn002_01
福建惠安縣崇武古鎮戚繼光塑像(圖片提供:王商林/FOTOE)
0116phn002_01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景通因病去世,16歲的戚繼光襲任父職,做了登州衞指揮僉事。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分工管理本衞所的屯田事務。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至三十一年(1552年),奉命率領衞所士兵遠戍薊門(今北京市東北),春去秋歸,每年一次。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考中武舉,次年進京會試,正逢蒙古俺答汗進逼京城,戚繼光臨時守衞京城九門,並兩次上書陳守禦方略。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被提升為都指揮僉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二十五個衞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到任以後,戚繼光整頓衞所,訓練士卒,嚴肅紀律,使山東沿海的防務大大改觀。

 

浙江抗倭

因為浙江倭患嚴重,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繼光被調任浙江都司僉書,次年升任參將,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此後,戚繼光多次與倭寇作戰,先後取得龍山、岑港、桃渚之戰的勝利。實戰過程中,戚繼光認識到明軍缺乏訓練,作戰不力,多次向上司提出練兵建議,最後得到批准。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戚繼光前往義烏招募農民、礦工三千名,按年齡和身材配發兵器,編組進行訓練。次年,戚繼光針對沿海地形多沮澤、倭寇小股分散的特點,創立攻防兼宜的「鴛鴦陣」。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大舉進犯浙江,戚繼光在台州九戰九捷,基本平息了浙江的倭患。

bulb

「鴛鴦陣」

「鴛鴦陣」以一隊十二人為基本單位:最前一人是隊長;次二人一執長牌、另一執藤牌,長牌手遮攔重矢和長槍,藤牌手低頭執牌前進,用標槍、腰刀刺殺敵人;再次二人執狼箲,抵禦敵人的刀槍;後四人持長槍,每兩支長槍照顧一牌、一箲;再後二人用短兵器,如長槍刺不中,短兵即殺上救應;最後一人為火兵。「鴛鴦陣」還有許多變化,主要是「三才陣」、「小三才陣」等。由此可見,「鴛鴦陣」能發揮各種武器的效用,將十二人結成一個整體,做到各盡所能,互相配合。

0116ph005
抗倭英雄戚繼光
0116ph005

龍山所之戰

龍山所在定海縣(今浙江舟山縣)境內,北面瀕臨大海,是倭船往來必經之道。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九月,倭寇八百多人打到龍山所,戚繼光這時新任參將不久,聽到消息立刻率軍前往。倭寇分成三路猛衝過來,明軍紛紛潰退,戚繼光見形勢危急,連忙跳到一塊高石上,一連三箭將三個倭酋射倒,倭寇這才退去。十月,倭寇又在龍山所登陸,戚繼光與俞大猷等率軍抗擊,三戰三捷,倭寇乘夜撤退。明軍跟蹤追擊,至雁門嶺遇伏,紛紛逃走,倭寇得以乘船出海。兩次龍山所之戰,戚繼光初露鋒芒,同時認識到明軍缺乏訓練,臨陣畏縮,有必要尋求解決辦法,訓練一支強而有力的軍隊。戰後不久,戚繼光便連續兩次上書,向上司提出練兵建議,但由於種種原因,建議未能及早實現。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戚繼光第三次提出建議,決定到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得到上司同意。到義烏後,戚繼光嚴格挑選新兵,凡屬浮滑的小市民,打過敗仗的,沾染官府習氣的,一概不要。最後選定三千人,編立隊伍,填造花名冊,按照年齡、身材分發武器,嚴格訓練。從此,這支軍隊轉戰各地,取得輝煌戰績,人稱「戚家軍」。

0116ph006
俞大猷
0116ph006
0116ph007
俞大猷手書
0116ph007

岑港之戰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浙江巡撫胡憲宗誘捕了海盜王直,其黨羽三千餘人盤據岑港,聲稱要為王直報仇。岑港在舟山島的西面,地形非常複雜,倭寇只留一條小路以便出入,將其餘通路一概堵死。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各路官兵進攻岑港,戚繼光由左路進攻。倭寇居高臨下,明軍仰攻很不方便,雙方死傷慘重。岑港久攻不下,明朝廷認為將官作戰不力,撤去俞大猷、戚繼光等人職務,限令一個月內攻克岑港。隨着期限臨近,戚繼光等親率士卒,奮勇衝鋒,倭寇抵擋不住,在一個深夜乘船退出岑港,轉移到舟山北面海中的梅山,此後揚帆南下,轉寇福建。

bulb

王直

王直是今安徽歙縣人。他在廣東建造巨型船隻,收購硝磺、絲棉等違禁貨物販運日本,並以日本為根據地,進佔江蘇及浙江沿海島嶼,自稱「徽王」。嘉靖中期,他和黨羽徐海等勾結倭寇大舉入侵,浙東、浙西深受其害。總督胡宗憲將王直親屬全部逮捕,派人勸王直投降,王直乘巨艦佔據岑港,提出條件和胡宗憲談判。談判期間,胡宗憲密調各路軍隊防守要害,王直見明軍兵威甚盛,於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投降,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被斬於杭州。

0116ph008
明代福船
0116ph008

台州大捷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四五月間,倭寇大舉進犯浙江,船隻達數百艘,人數達一兩萬,騷擾地區達幾十處,聲勢震動遠近。其中大股倭寇竄犯寧海、桃渚、新河等地,戚繼光確立「大創盡殲」的原則,在花街、上峰嶺、藤嶺、長沙等地大敗倭寇,先後九戰九捷,共擒斬倭寇一千四百多人,焚、溺死四千多人,使侵犯台州的倭寇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與此同時,其他將領也在寧波、溫州一帶和倭寇交戰十多次,取得重大勝利,浙江倭患基本平息。由於台州大捷,戚繼光被提升為都指揮使,「戚家軍」也聞名天下。

0116ph009
福船型南宋海船
0116ph009

福建抗倭

福建的倭患也很嚴重。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後,倭寇由於在浙江受到沉重打擊,在福建的活動更加猖獗,一支築巢於寧德城外海中的橫嶼,另一支築巢於福清的牛田,形勢非常危急。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繼光受命入閩剿倭,先後蕩平橫嶼、牛田、林墩三大倭巢,隨後回浙江補充兵員。戚繼光剛離開後,倭寇就相互慶賀說:「戚老虎去,我們還怕甚麼!」活動又猖獗起來,攻佔興化府城,隨後又據平海衞為巢。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戚繼光抵達福建,於平海衞大敗倭寇。隨後率軍解仙遊之圍,滅山賊吳平於南澳,基本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

 

橫嶼之戰

橫嶼是寧德縣東北的一個小島,離岸約有十里,和大陸之間隔着淺灘。漲潮時,海水將島嶼與大陸分開,潮退後,又盡是泥淖。倭寇在島上結下大營,修築防禦工事,侵佔已達三年之久。戚繼光為了渡過淺灘,命令士兵鋪上乾草,隨着鼓聲向前爬行。到達橫嶼岸邊時,倭寇早已布成陣勢,士兵們奮勇衝殺,放火焚燒倭巢,倭寇四處逃竄,明軍乘勝追擊,斬首348人,生擒29人。殘餘倭寇向海上逃命,被淹死六百多人。戰鬥從開始到結束,不過三個時辰。隨後,戚繼光進軍牛田、林墩,剷除了福建的三大倭巢。

0116ph010
福州橫嶼
0116ph010

平海衞之戰

剷平福建三大倭寇後,戚繼光回浙江補充兵員,倭寇又猖獗起來。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倭寇6,000人攻陷興化府城,燒殺搶劫,無惡不作。次年二月,倭寇退出府城,據莆田東南的平海衞為巢。四月,戚繼光率領一萬多人到達福建。五月,福建巡撫譚綸命戚家軍為中路,劉顯為左翼,俞大猷為右翼,向平海衞發動總攻勢。倭寇倉皇應戰,戚家軍用火器猛烈射擊,倭寇戰馬受驚,亂跑亂竄,左右兩翼乘勢並進,倭寇大敗,逃回許家大巢。明軍進圍敵巢,四面放火,倭寇或被燒死,或被殺死,逃竄者也多墜崖、蹈海而死,共被斬首2,210人。

 

解仙遊之圍

平海衞之戰不久,又有大批倭寇陸續登陸。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十一月,倭寇約兩萬人圍攻仙遊,城內居民晝夜死守,雙方傷亡嚴重。譚綸和戚繼光統兵來救,駐紮於仙遊城外二十里處,這時戚繼光的部下只有6,000人,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不宜立即決戰。次年一月,換防的軍隊到達,戚繼光周密布署後,分道向仙遊進軍。當時倭寇結為四巢,分別盤據於東、南、西、北四門,中路軍直衝倭寇南巢,其他各路配合作戰,倭寇丟盔棄甲,全線崩潰,仙遊之圍得以解除。戚繼光這次以寡敵眾,大獲全勝,體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

0116ph011
仙遊之戰示意圖
0116ph011

滅山賊吳平

吳平是福建漳州詔安縣梅嶺人,他與倭寇勾結,招納海盜、流氓一萬多人,盤踞在梅嶺一帶。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戚繼光攻佔梅嶺,吳平率部南逃,佔據閩廣交界的南澳島,戚繼光跟蹤追擊,將南澳島封鎖起來。十月,戚繼光率軍在龍眼沙登陸,命人散布勸降檄文,吳平黨羽軍心動搖,戚家軍乘勢進攻,大獲全勝。吳平傷魂落魄,率領部下遁入森林。月底,戚繼光與俞大猷合力進攻,吳平慘敗,僅率八百餘人乘船逃脫。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戚繼光和俞大猷進剿吳平殘部,吳平投海自殺,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7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