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003ph011
東晉著名宰相謝安
1003ph011

魏晉南北朝的400年間,是一個分裂動盪的時期,戰爭頻繁,政權更迭,皇權衰落。另一方面,從東漢後期起,一些豪強大族的勢力迅速發展,到這一時期形成了一批高門望族。魏晉南北朝選官大多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品評人物的標準單憑門第出身,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一些家族甚至可以累世為高官。世家大族在皇權衰落時,世襲壟斷各種特權,影響甚至制約了皇帝對重大軍政的最後決策。門閥勢力最盛的東晉時期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而在動盪歲月裏,為了提高官僚組織的行政效率,同時也為了與世家大族的勢力抗衡,皇帝愈來愈依賴本來作為秘書性質的尚書、中書、侍中等官員,他們有很多出身寒門,導致大多出身於世家大族的「三公」權力不斷被侵蝕和分割,而尚書等官員所在的機構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慢慢變成了真正的宰相機構,形成了隋唐「三省制」的雛形。所以,魏晉南北朝的官制是秦漢「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發展的過渡時期。

bulb

九品中正制

魏晉南北朝時的選官制度。在州郡設中正官,由該州郡在朝廷任職的人擔任,負責察訪本州郡士人,根據他們祖先做過的官以及本人的才能,劃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品級,然後向朝廷推薦。朝廷對他們依品授官,品第愈高,官愈大。

bulb

「王與馬,共天下」

西晉建興四年(公元 316 年),匈奴人劉曜攻佔長安,湣帝出降被俘,一年後被殺,西晉滅亡。次年三月,琅邪王司馬睿即晉王之位,改元建武,東晉(公元317—420 年)成立。東晉初年政局未穩,晉元帝威名未著,倚賴世族王導為相,總攬朝政,其兄王敦主軍事,其他王氏子弟也多位居要職,時人謂之語曰:「王與馬,共天下」。

「三省制」是指三省長官:即尚書令、中書令和侍中並為宰相的一種制度,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有了雛形。尚書原先是在宮中為皇帝收發文書的小官,皇帝有時也請他們幫助審閱文書。因為他們比宮外(或稱外廷)的丞相等官員接近皇帝,皇帝有甚麼事讓他們去辦比找宮外官員來得方便。久而久之,皇帝委託他們辦的事愈來愈多,機構也愈來愈龐大,到西晉時成了真正的宰相機構「尚書省」。侍中則本來是宮中負責內勤的侍從官員,在尚書被重用的過程中,由於事務繁冗,為了提高效率,皇帝就讓侍中幫助尚書省審閱上奏文書,逐漸形成了專門的機構「門下省」。曹魏時,為了分擔尚書省事務又設立了「中書省」,主要負責撰寫詔令。三省相繼出現,三省的長官都成為了真正的宰相,不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朝對三省倚賴程度不一,魏晉重尚書,南朝重中書,北朝重門下。不論哪一種官受重用,「三公」的影響都不斷被削弱,最後完全變成了虛銜。在幾百年的演變中,三省的職能也發生了分化,決策權逐漸轉移到中書和門下兩省,尚書省則保留了行政權。這種職能分化的結果到隋唐正式確立下來。另外,這一時期亦有丞相一職,一般權力都很大,如曹操與諸葛亮等,但那是特殊情況下造成的。

1003ph012
曹操畫像
1003ph012

丞相是西漢前中期時候宰相的正式官號,西漢後期改丞相為「司徒」。東漢宰相為「三公」,多稱「司徒」、「司馬」、「司空」。魏晉南北朝時,「三公」的權力受侵蝕,尚書、中書、門下省漸漸成了宰相機構。但這一時期反而有丞相一職,既不屬於「三公」,也非三省官員。他們有兩種類型:(一)曹操式的權臣。他們控制皇帝,往往自立為丞相,有時皇帝害怕他們,主動授予他們丞相官號。這些丞相或他們的兒子,到後來經常廢掉皇帝自立。除曹操外,當過這類丞相(或稱相國)的還有西晉開國君主司馬昭、南朝開國的四個皇帝、北魏的高歡、隋文帝楊堅等。(二)諸葛亮式的大臣。他們受皇帝器重,皇帝將軍國大政委付給他們,君主有時反而不怎麼管事。這類丞相雖然權力大,但都兢兢業業,不會篡位,是真正的宰相。除諸葛亮外,還有吳國的顧雍、陸遜、十六國中前秦的王猛等。兩種類型的丞相,權勢都很大,但都是特殊時期的例子。

bulb

南朝開國的四個皇帝

南朝開國的四個皇帝包括:宋武帝劉裕(公元363—422年)、齊高帝蕭道成(公元427—482年)、梁武帝蕭衍(公元464—549年)、陳武帝陳霸先(公元503—559年)。

bulb

十六國

兩晉南北朝時期,伴隨着晉室的衰落與南遷,原居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紛紛南下,與漢族比鄰,並先後建立了五涼(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四燕(前燕、後燕、北燕、南燕)、三秦(前秦、後秦、西秦)、二趙(前趙、後趙)、成漢、大夏等十六個北方政權。由於這些政權主要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稱「五胡十六國」。

先秦時期盛行的世官制瓦解後,戰國時期與秦代在挑選人才方面主要靠事功,不以血統或出身為用人依據。到漢代則採用「察舉」和「徵辟制」,從民間挑選人才。郡守以上的高級官員、刺史,以及皇帝臨時委派的特使,會根據一些科目,如「賢良方正」、「孝廉」等,來考核下級官吏和平民,將表現好的向上推薦,這在當時叫「察舉」。對一些有名望的人,皇帝可以不經過察舉直接徵聘,高級官員也可以這種形式聘用一些僚屬,這在當時叫「徵辟」。漢代黃巾軍起義後,地方政府陷於癱瘓,察舉制難以維持。曹魏時經陳群建議,實行九品中正制。後來,官員等級定為九品也是由此形成。當時門閥勢力很強大,中正官本身就是世族中人,就像察舉、徵辟制時豪強大族子弟必然會成為察舉徵辟的對象一樣,這時的世族子弟也必然被列入高品,出身低微的士人只能列入低品,這就是諺語「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由來。到了隋唐,才轉用更加公平、客觀的科舉選拔形式,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1003ph013
湖南長沙出土的晉代持刀陶武士俑
1003ph013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