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代學校教授哪些課程?

1101ph010
圖為清江為龍等輯《朱子六經圖》中的宗廟樂圖,圖中各種禮樂都有其規定的位置
1101ph010

古代兒童的啟蒙課本又稱為蒙養教材。《易經》「蒙」卦有「蒙以養正」之說,故兒童初級教育稱為蒙養。蒙養教材主要用於識字,同時向兒童傳授自然和社會常識,進行生活常規和基本道德的教育。早期的蒙養教材有西周的《史籀篇》,秦代的《倉頡篇》、《爰曆篇》,西漢的《急就篇》等。宋代以後,使用最廣的蒙養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三字經》產生於宋末元初,三字一句,從談學習的意義開始,次第介紹倫理道德、名物知識、歷史興替以及勤學典範,可以說是一篇良好的勸學詩。《百家姓》產生於北宋,四字一句,韻律規整,可作為姓氏集彙,也可用於識字。《千字文》產生於南北朝梁代,也是四字的韻句,有250句,共1000字,沒有重複的字,便於識字教學,而且每句都有知識內容。此外,還有各種專題性的蒙養讀物,如《小兒語》、《弟子規》、《千家詩》、《女兒經》以及各類知識《蒙求》等。古代蒙養教材注意適應兒童學習特點,多為短句詩文,琅琅上口,利用典範事例來教育。

 

西周時學校的教學內容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禮」居六藝之首,本是各種慶典、祭祀活動中的禮儀制度,逐漸擴展為國家政治及社會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範,是對貴族子弟行為舉止素養的要求。「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但六藝中的樂可不是日常流行樂曲,主要是指禮儀活動中規定要演唱演奏的樂,所以習樂實際上也是習禮的內容。古人常將禮樂並稱,就是這個原因。「射」指射箭,「御」指駕駛戰車,當時作戰方式主要是車戰,戰車上的甲士都是貴族子弟,所以射御是貴族子弟必須的軍事素養。直到戰國以後,騎兵作戰取代了舊的車戰,文官武將也逐漸分職,於是軍事教育也就成為將士的專業教育了。「書」是書寫,即識字和習字;「數」指計算。書、數屬於基礎文化學習,在六藝中又稱小藝。漢代以後,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稱為六藝。

1101ph009
漢鄭玄注、宋婺州市門巷唐宅刻本《周禮》十二卷書影
1101ph009

儒家經典起源於孔子修訂六經。《詩》即《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彙集,儒家認為它具有抒發志向、陶冶情操的教育作用。《書》即《尚書》,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集,是儒家推崇「復古」的理想社會政治事業的基本依據所在。《禮》最初指《儀禮》,包括婚、喪、祭、冠、鄉、射、朝、聘等方面禮儀制度、規範。《易》即《周易》,本是卜卦推算吉凶的書,但其中闡述陰陽變化,探索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運行規律,具有深奧的哲理和思辯性。《春秋》是孔子編纂的以魯國為主體的編年史,史家將這一段歷史稱為春秋時期就是由此而來。該書通過特有的筆法措辭「寓褒貶」、「明善惡」,作為治國之道的歷史借鑑。《樂》應當是音樂方面的經典,但是《樂》經從未見於世,所以六經實際上只有五經。另外,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和專論孝道的《孝經》,也具有儒家經典的地位。

1101ph012
《張丘建算經》是古代數學科的課本
1101ph012

漢武帝獨尊儒學時,設立了《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官職,地方各郡國也相應設有五經文學掾的學術官職,構成以經學為主體的官方學術和教育體制。學者一般專攻一經,少數優秀學者能兼通數經。《論語》和《孝經》則是所有學者必須兼通的。後來,闡述西周官制的《周禮》和儒家解釋闡發禮制及其思想原則的論文集《禮記》,也成為經典,與《儀禮》並為三禮;解釋闡發《春秋》經的三傳:《公羊傳》、《穀梁傳》和《左傳》,也都獨立成為經典;再加上《詩》、《書》、《易》,統稱為九經。唐代將九經按文字篇幅多寡分為大、中、小三類,有級別不等的課程組合,學生可以選擇修業。訓詁經典辭義的工具書《爾雅》此時也被提升到經典地位,與九經、《論語》、《孝經》合起來共是十二經。宋代以後,孟子被尊為僅次於孔子的「亞聖」,《孟子》一書也成為經典,使儒經總數達到十三經

bulb

十三經

十三經包括《周易》、《尚書》、《詩經(或毛詩)》、《儀禮》、《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孝經》、《論語》、《孟子》和《爾雅》。

1101ph011
漢石經殘碑
1101ph011

漢代獨尊儒學,但經學內部並未統一,各家學者的經籍文本多有差異。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靈帝下令蔡邕用隸書寫經於碑,刊立於太學門外,作為官方認定的標準經文。將文字刻在碑石上,具有便於公示、長久保存和不易篡改等優點。一時從各地前來臨摹抄錄者絡繹不絕。三國魏正始年間(公元241—249年),用古文、篆書、隸書三種字體刊刻石經。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起,陸續完成當時全部十二經的刻石,為楷書字體,石經今保存於西安碑林。五代時的蜀國石經,是地方政府唯一刊刻的石經,也是楷書字體。印刷術廣泛使用後,石經的實用價值降低,但仍是官方最權威的經籍版本,也是統治者宣揚尊經崇教的體現。北宋仁宗皇佑年間(1049—1054年),刻石經於開封府。南宋高宗親筆書寫經文,刻於石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開始十三經刻石工程,歷時12年完成,共刻189塊碑,現存於北京國子監。

1101ph013
國子監現存的十三經石刻,共189塊,63萬字,全為乾隆年間著名書法家蔣衡手書,歷時12年才大功告成
1101ph013

四書由《論語》、《孟子》和原在《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組成,其倡導者是北宋理學家二程(即程顥和程頤)。南宋理學家朱熹繼承二程將《四書》作為學習六經基礎的觀點,撰成《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大學章句》、《中庸章句》,統稱為《四書章句集注》。從元代起,四書被官方大力推崇。元世祖立國子學制,要求必先讀《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各經。元仁宗開科舉,首場從四書中出題,「均用朱熹《章句》、《集注》」。明清兩代沿襲不變,科舉八股文的題目基本上出自四書,於是《四書集注》成為讀書人必學的教材。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