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310phn001_01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310phn001_01

茶的歷史很久遠,陸羽《茶經》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不過,秦漢以前的茶,主要作為藥用,療小兒無故驚厥,利小便,去痰渴熱。西晉時雖然開始有飲茶者,但大多士人還不慣飲茶,以致把飲茶當作「水厄」。而北朝的士人,則視茶為「酪奴」(按:意即乳酪的奴隸,語出北魏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恥不相食。「茶興於唐,盛於宋」。陸羽的《茶經》是中國茶文化的奠基之作,對以「興味」為中心的中國古代士人,茶文化更有極大的推動力。宋元之際的方回說:「茶之興味,自唐陸羽始。今天下無貴賤,不可一晌不啜茶,……而士大夫尤嗜其品之高者」。正因如此,陸羽被尊崇為「茶神」、「茶聖」、「茶仙」。宋代以後,士人茶文化日益精緻,成為士人生活中須臾不可缺少之內容。明人沈周說:「自古名山留以待羈人遷客,而茶以資高士」。在中國文人的心目中,茶絕非僅僅是用來解渴的飲料,對他們來說,品茗,是一種生活情趣,一種審美追求,一種士人獨有的文化生活,空靈淡泊,悠雅脫俗,都可以在一杯清茶中品味得到。

20310ph006
清紫砂描金山水茶壺
20310ph006

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得宜於禪宗甚多。唐代禪宗大盛,由於「學禪,務於不寐,不夕食」,而淡泊微澀的茶能清心、提神、去雜、生精,因此,禪僧們「人自懷茶,到處煮飲」。有的僧人甚至「惟茶是求」。 這一風氣轉相效仿,遂成風俗,而身處禪悅之風中的文人士大夫大概是最先受影響者。然而,茶與禪宗的更深層聯繫還不止於此。在唐代,僧人飲茶已成風氣,但真正從坐禪飲茶中體味到茶禪一味、茶禪相通境界、道出茶禪真諦的還是夾山善會和尚。一日,夾山和尚問師父:「如何是夾山境地?」師答曰:「猿抱子歸青嶂嶺,鳥銜花落碧巖泉。」「夾山境地」真正的含義,是夾山和尚從飲茶中所領悟到的禪機、禪理或禪意、禪境,即一種清寂明淨、純潔秀美的情趣;一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心靈家園;一種因茶悟禪、因禪悟心、茶心禪心、心心相印的境界。因此,茶禪一味,意味着禪味與茶味在興味上是相通的。禪宗講究清心自悟,而茶清通自然,淡泊高潔,飲之使人恬靜清寂,明心見性。品茶如參禪,其中的趣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20310ph008
宋建陽窯兔毫盞
20310ph008

中國古代士人飲茶,十分精緻細膩,而擇水與烹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環節。「相傳煎茶只煎水」,而煎水首先講究用水:「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因此,陸羽以來,文人士大夫對水的品第有種種精妙議論。陸羽分天下水為二十等,以楚水第一,晉水最下。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云:「水以清輕甘潔為美」。乾隆定天下泉水名次,以京師玉泉水、塞上伊遜水、濟南珍珠泉為前三名。古人稱為「天泉」的雨水、雪水也因甘冽或冷冽成為文人喜愛的煎茶用水。如明人羅廩《茶解》說:「烹茶須甘泉,次梅水」;而熊明遇《岕山茶記》則言「無泉則用天水,秋雨為上,梅雨次之」。「秋雨冽而白,梅雨醇而白」。文震亨《長物誌》說:「雪為五谷之精,取以煎茶,最為幽況」。取得清冽甘美之水,尚須烹煎得法,所謂「煎茶雖細事,而其微妙難以口舌傳,若以輕心掉之,未有能濟者也。」煎煮得掌握一定火候,古人認為,若火力過於文,則水性柔,柔則水為茶降;過於武則火性烈,烈則茶為水制,皆不足於中和,非茶之道也。

 

「湯候」的掌握也必須細緻如微。唐人煎水,以敞口的釜為器具,其辨湯靠目辨。陸羽《茶經》與許然《茶疏》有「三沸之湯」的說法:水初沸時,有魚目大小的氣泡泛出,並發出風吹松樹之聲。二沸時,緣邊的水像湧泉一樣翻滾不停,水泡如連珠一樣不斷上冒。三沸時,水聲大作,水面如波濤翻滾。而二沸是恰到好處的加茶時刻,若到三沸之時,水便「過老」而「不能食」。宋人煎水,一般以細頸長瓶為器具,以目辨湯頗不容易,於是他們另闢蹊徑,採取以耳聽聲的辨湯法:小蟲輕唧,蟬鳴一片,當是「一沸」;重車吱啞,不絕於耳,是「二沸」;聽得松風井澗聲則是「三沸」。這時「水味正妙」,急速注水入盛有茶的杯中,「入口而沉着,下嚥而輕揚」。「火候至此,至矣!」平平常常的煎水與候湯在文人的筆下充滿了藝術色彩,其間蘊涵的細膩情趣則意味深長。

20310ph009
擇水烹茶
20310ph009

士人飲茶,不僅重茶葉品種、重水、重烹煎、重品茗環境、重茶客,還特別注重茶具。茶具的外觀講究雅韻怡人,如唐以後流行瓷製茶盞,小巧玲瓏,挺拔秀麗,給人一種輕盈、俊逸、靈活、爽快的美感,一反漢代粗劣茶碗的笨重沉悶。明以後出現的茶具以小為貴,其至小者「小如香櫞,每酌無一兩」。體積小的茶壺,不僅具有「壺小則味不渙散,香不躲擱」的優點,而且便於「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方為得趣。」壺中最著名者當首推江蘇宜興茶壺,宜興壺大受文人士大夫歡迎,其匠人亦受文人禮遇。乾隆年間著名藝人陳鳴便是「足跡所至,文人士爭相延攬」。在茶具色澤上,唐人注重茶具色澤的素潔與幽靜,唐人屢屢歌詠的越州窯茶具,色澤類玉、類冰,綠色的茶湯注入其中,與茶具的淡青釉色相得益彰,使人把盞愛玩,不忍釋手。「白如玉」的瓷茶壺盞也頗受時人喜愛:「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宋代鬥茶之風盛行,由於鬥茶講究湯花鮮白,故「盞色貴黑」。黑瓷茶盞不僅能造成黑白分明的視覺效果,而且便於鬥茶時清晰地辨識出茶盞上的水痕,以此決定鬥茶的勝負。明代飲茶,茶葉的製作由蒸青變為炒青,成茶由茶餅變為散茶,沖出的茶呈綠色,此時若再用黑瓷盞便失去清爽協調的韻味,故明人又轉而崇尚白瓷。「瑩白玉」的宣德白瓷小盞在當時最受歡迎,文人稱它「可試茶色,最為要用」。文人愛難釋手的茶具往往多有精妙裝飾。許多文人還用鐫刻手法在茶具上題字作畫。清代趙宦先、董其昌、陳煌圖、鄭板橋等人皆曾在宜興紫砂壺上親筆題詩寫字。這些詩、書、畫,清雅淡遠,茶具因而更形雅致。「日長何所事,茗碗自賞持」。品茶賞具,無窮雅興。

bulb

越州窯

中國瓷器發展到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青」是指越窯青瓷,「北白」是指邢窯白瓷。而茶具也多用越瓷和邢瓷製造。兩窯孰高孰下,時人爭議不下。陸龜蒙詩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看來是越窯的欣賞者。陸羽《茶經》也持這種立場。他說:「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

20310ph007
法門寺出土的茶碾子
20310ph007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