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43ph002
建安七子
30043ph002

曹操在統一北方的過程中,憑藉其政治地位吸引了一大批文士。文人們除了跟隨曹操出征以外,曹魏的首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也是他們和曹丕、曹植兄弟經常舉行文學聚會的地方,這就形成了以曹氏父子為核心的鄴下文人集團。「建安七子」的說法,最早見於曹丕的《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斯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咸以自騁驥騄於千里,仰齊足而並馳,以此相服,亦良難矣。」七子之中,除了孔融是東漢舊臣,不屬於曹魏集團以外,其餘王粲、陳琳、劉楨、徐幹、阮瑀、應瑒六人都是曹操的僚屬。他們都經歷了漢末戰亂,從事文學活動的時間主要在建安年間,到魏文帝黃初以前便先後謝世。他們都是飽學之士,又富有文采。

 

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父祖在漢朝位至三公。董卓被殺時,長安大亂。王粲17歲離開西京南下避難,依附劉表15年,但一直不受重用,抑鬱寡歡。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荊州,他投身幕下,作過丞相掾、軍謀祭酒、侍中等。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隨曹操征吳,病死於途中。他的詩賦成就在建安諸子中最高,因而被稱為「七子之冠冕」(《文心雕龍‧明詩》)。王粲在董卓之亂前後十幾年的流離生涯中,從北到南,目睹種種亂離景象,加上長期失意,心情鬱悶,因而其反映現實的詩歌多寫親身經歷之事,形成感情真摯、筆調慘痛的基本特色。王粲有幾首篇幅較長的四言贈人詩,多作於早年避亂和流落荊州時,風格典雅整密。他的五言詩除了少數《公宴詩》和《詠史詩》、《雜詩》外,主要是《從軍詩》,另有著名的《七哀詩》三首。

 

陳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廣陵(今江蘇江都縣東北)人。最早為何進主簿,後為袁紹掌管書記,袁氏敗後歸附曹操。曹操愛其才不咎既往,命其與阮瑀為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軍國書檄,多數是他們二人所作。史載陳琳作文書及檄文,草成呈曹操,曹操先是為頭風病所苦,這天發病,臥讀陳琳所作,翕然而起說:「此愈我病。」可見陳琳最擅長章表書記。陳琳以章表書記見長,現存詩歌很少,除了四首較為完整以外,剩餘都是殘片斷句,但是其中有一首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卻和王粲的《七哀詩》齊名,成為不朽佳作。其餘三首都是遊覽和公宴,可以看出建安諸子與曹丕兄弟一起唱和言志的景況。

 

劉楨(公元?—217年),字公幹,東平(今山東東平縣)人,曾被曹操用為丞相掾屬,後為太子文學。劉楨辭令巧妙,特為諸公子所賞愛。曹丕為太子時,曾請諸文學從臣飲酒,命夫人甄氏出拜,席上眾人都伏在地下,不敢仰視,只有劉楨平視。曹操聽說後,便以不敬治其罪,減死判刑,刑畢又署吏職。與王粲、陳琳同年因染瘟疫去世。劉楨今傳詩歌15首,還有一些殘句。多數是贈詩。

 

徐幹(公元170—217年),字偉長,北海劇縣(今山東壽光)人。曹操曾任為司空軍謀祭酒掾,後任五官中郎將。他性格恬淡寡欲,當時為眾口交譽,一生精力用於著述《中論》,擅長辯理之文。與劉楨同年去世。徐幹的詩歌從題目看,僅存四題,其中《贈五官中郎將》僅存一句四言。而《室思》詩共六首(有的版本作《雜詩》五首,一首《室思》),所以較完整的詩共八首。現存詩幾乎都是情詩。《情詩》假託思婦的口吻,以富麗的詞藻描寫華屋的清冷寂寞,烘托日暮時孤獨淒涼的心情。而《室思》六首則語言自然清淡,參用比興直抒愁情。

bulb

比興

比興是古代詩歌的常用技巧。對此,宋代朱熹有比較準確的解釋。他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徵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與「興」常常連用。

阮瑀(公元?—212年),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少年時曾受教於蔡邕。建安中,一度辭謝曹洪徵召,後在曹操麾下任司空軍謀祭酒、管記室,轉倉曹掾屬,也是草擬書檄公文的高手。存詩十二首及個別殘句。其中樂府詩《駕出北郭門行》是他的代表作。這首詩通過出門遇見一個孤兒偷偷給親生母親上墳的一件事情,由孤兒之口訴說他遭受後母虐待、哀告無門的痛苦,反映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問題。漢樂府詩反映社會問題集中在憐恤鰥寡孤獨等題材上,這與漢樂府采詩的標準有關。漢樂府中的雜言詩《孤兒行》寫孤兒在父母死後受兄嫂虐待,就是一個典型例子。阮瑀這首詩顯然受《孤兒行》影響,採用敍事手法,以旁觀者的眼光記錄此事告誡後人,都是漢樂府的傳統。但此詩出自作者親歷,有較完整的故事性,發揮了五言詩便於敍述的長處,語言也比較整練,又是建安文人詩的特色。

 

應瑒(公元?—217年),字德璉,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縣)人,曹操任為丞相掾屬,轉平原侯庶子,後為五官中郎將。今存詩六首,多寫行旅飄零之嘆,如《別詩》二首其一:「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行役懷舊土,悲思不能言。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時旋。」以飄浮四海的朝雲日暮尚能歸故山作為反比,襯出行役千里沒有歸期的悲哀。情思深長而語意簡遠。但應瑒作品較少,總體成就不如其餘諸子。

 

建安七子中的孔融(公元153—208年),字文舉,孔子二十世孫。漢末名士,因為反對董卓,出為北海相。曹操掌權時,他成為士族的代言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被曹操殺害。他好尚清談,擅長散文,著名代表作有《薦禰衡疏》、《論盛孝章書》等,辭采駢儷,充滿豪氣。詩僅存六首,《臨終詩》是被害前的絕筆。詩裏運用大量比喻,痛詆世道人心,怨憤之中仍然保持着負氣不屈的桀驁神情。此外他的殘句「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很能反映他平時好客豪爽的生活狀態和性格,也常為後人引用。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