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書史

0705phn00_01
0705phn00_01

早在公元前的西漢末年,中國人就有了完整記錄皇家圖書的解題書目《別錄》與《七略》。東漢時,班固編撰的《漢書藝文志》,著錄了圖書38種、596家、133,269卷,是現存最早的古代圖書書目。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公元七世紀時,在經歷了400年戰亂頻仍、國家分裂的魏晉南北朝以後,自上古至隋的歷代典籍,仍有三萬餘種留存於世。歷唐、宋、元、明四朝,圖書事業隨着文化普及、印刷術流行而繼續發展。

 

十八世紀中葉,清乾隆帝為纂修《四庫全書》,從全國徵集的圖書多達兩萬餘種,超過了同時期中國以外世界各地區擁有的圖書總量。據最新文獻調查結果,僅十七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近三百年間的清朝一代,即產生了五萬餘種圖書。目前,海內外保存的中國古籍總量,大約在十萬種、四千萬冊以上。

 

「中國書史」的研究範圍,包括古今圖書的撰著、製作、流傳、保藏的歷史,涉及古典目錄學、版本學、印刷史、出版史等方面的學問。本專題從古代書籍的形態、古代書籍的版本、現代書籍的形態、現代書籍的版本四方面,對中國圖書發展的歷史作一簡單勾勒。

 

圖書的構成,包含三個不可缺少的要素知識、文字、載體。知識源於先民的「胼手趼足」的生產活動與社會實踐,一直延續至今。中國古代圖書的外在形態,隨着書寫材料及裝幀的變化,經歷了漫長的演變。自先秦至漢魏時期,是簡冊與帛書流行的時代,以竹木與縑帛製作的書籍,主要採用卷軸裝的形式;魏晉以後直至今天,是紙書通行的時代。紙書出現以後,書籍裝幀由卷軸形式向冊頁形式逐步過渡,期間經歷了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階段。各個時期的書籍形態,今天均有實物留存,林林總總,美不勝收。雕版印刷術發明後,傳播到東方和歐洲。雕版印刷術流行以後,「版本」一詞隨之出現,不同地區所刻印的書籍,同一種書的不同刻印本,人們稱之為「某某版」、「某某本」。不同版本的同一種書,其內容、書寫、刻印、紙張,品質均有所不同。

 

現代書籍,指西方印刷術傳入以後所印刷的書籍。十四世紀後期,中國雕版印刷術傳入西方,不到百年以後,1439年德國的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開始使用印刷機,1453年製成鉛活字。鉛活字的耐磨,以及印刷機的速度,推動了書籍報刊的生產與知識的普及,對西方文明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至十九世紀中期西方印刷術傳回中國時,中國人不僅學習了先進的機器印刷工藝,也接受了西方在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方面較中國進步的圖書內容,從而導致長達二千年的傳統社會發生變革,中國社會開始步入現代化的進程。二十世紀以來,中國人民歷經磨難,不斷變革,而在圖書的印刷出版領域內,亦取得了與西方同步的發展。現代書籍是傳統書籍的發展,其基本形態與古代書籍仍是相同的。不同之處在於,雖然印刷原理相同,但現代書籍卻是工業化時代機器生產的產物,如鉛字經澆鑄而成,油墨與紙張經化工合成,印刷過程也由機器完成,以至傳統裝訂用的絲線、漿糊,也被鐵釘、膠水所取代,裝訂形式則改為(包背裝形式)平裝及精裝,並注重封面裝幀設計。現代書籍分為紙質與非紙質兩類。紙質書籍出版以後,經過一段時期,即出現重加修訂或排印的新版本,以滿足流傳與保存的需求。通常,凡是重要、暢銷的書籍,重版的頻率愈高,重版的周期愈短。非紙質書籍如膠卷、縮微膠片、光碟,也會因材質、設備或知識的更新而再次製作。因此,無論紙質、非紙質書籍,均存在版本問題。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