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漢語方言的疑惑

0604phn001_01
漢語方言有很多種類(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0604phn001_01

漢語方言指的是漢語的地方變體,又叫「地方話」。漢語各種方言都源於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是由古漢語分化、演變而成。形成方言差異、促使語言分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分離、人群遷徙、地理阻隔、民族融合和語言接觸。方言雖只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也是一種完整的語言體系。不同的方言都具有系統的語音結構體系、詞彙結構體系和語法結構體系,能夠滿足本地區社會交際的需要。同一民族的各種方言和這個民族共同語,一般總是表現出「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語言特色。

bulb

民族共同語

民族共同語指一個民族全體成員通用的語言,它是在一種方言的基礎上形成,這種作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就叫基礎方言。甚麼方言能成為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取決於那種方言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取決於那個方言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以至人口等條件。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是經過漫長發展而形成。漢民族共同語的書面語在先秦時代就產生了,這種古代書面語最初是建立在口語的基礎上。後來它跟口語的距離愈來愈遠,成了一種脫離口語的書面語,通常稱作文言文。到了唐宋,產生了一種接近口語的新書面語──白話,並陸續出現了許多用白話寫成的文學作品,如敦煌變文、宋元話本、元曲和明清小說等。五四運動後,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推動了言文一致,並大大加強了北京話的代表性,促使北京音成為全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國家有關法規規定:現代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普通話。

0604ph001
繪於北宋的《東震旦地理圖》顯示了當時的行政區劃
0604ph001

方言與普通話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特點上,常用詞彙的差別也不少,但語法差別相對較少。大致而言,方言保存較多古代漢語的成分,普通話因發展速度較快,與古漢語已有很大距離。方言與普通話的語音差別在聲母的簡繁、輔音韻尾的多少及調類的區分上尤為突出。普通話有22個聲母(包括零聲母)、39個韻母、4個聲調;而南方方言的聲母通常較少,韻母和聲調卻頗複雜,如廣州話有20個聲母(包括零聲母)、53個韻母、9個聲調。在詞彙的整體格局上,普通話雙音節化的趨勢很明顯,有豐富的「子」尾和「兒」尾詞,南方方言則有為數不少的單音節詞,如普通話「螃蟹」,粵語叫「蟹」;南方方言(特別是閩、粵語)「子」尾、「兒」尾詞很少。外來詞方面,粵語的外來詞在漢語方言中數量最多,不少外來詞首先在粵語中使用,然後傳入普通話。語法差異具體而言有詞序的不同,有的方言有修飾語後置的現象,如廣州話「你行先」(你先走);在體貌方面,廣州話有回復體,如「留翻畀佢」(留給他),也有始續體,如「我用開支筆去邊」(我用着的那支筆哪裏去了),這些特點在普通話中皆看不到。

 

研究方言特點的學問叫方言學,研究方言不單有重要理論意義,也具有諸多應用價值。在理論方面,一是有助了解古代漢語的歷史面貌和演變過程。如古漢語有入聲,現代普通話已無入聲,通過研究方言裏的入聲就能看到入聲發展的脈絡,對研究漢語史意義重大。二是方言研究能為普通語言學提供豐富例證,如吳語有些次方言鼻音〔n〕、〔〕有圓唇不圓唇之分,粵語的四邑話通過音節的內部屈折來區分人稱代詞的單、複數,這些對於語言學的理論發展都深具價值。三是方言詞彙研究是民族共同語規範工作不可缺少的工作。如現代漢語裏有些同義詞、等義詞是從方言詞彙中吸收來的,規範化工作要求決定其中哪些詞應吸收,哪些不宜吸收,因此必須調查這些詞彙的流行區域、確切含義和使用頻率等。四是方言的研究成果有助研究移民史、民俗學、地名學等相關學科。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當缺乏文獻時,方言就可能成為解開地方文化史之謎的鑰匙。

bulb

入聲發展的脈絡

廣州話的入聲完整保留古代〔-p〕、〔-t〕、〔-k〕韻尾,閩南話除〔-p〕、〔-t〕、〔-k〕尾外,部分古〔-p〕、〔-t〕尾已演變為〔-〕尾,梅縣話只保留古〔-p〕、〔-t〕尾,南昌話進一步合為一個〔-t〕尾,上海話、福州話入聲皆讀為〔-〕尾,溫州話入聲無輔音韻尾,只保留陰陽入的區分,長沙話僅存入聲調類,而大多北方方言已入派三聲(平、上、去)。由此可清晰地看出漢語入聲及其韻尾簡化乃至消失的軌跡。

bulb

音節的內部屈折

音節的內部屈折,即利用音節中某些音素的增減或變換來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例如台山話「我」〔i〕指單數,變調後的〔i〕則指複數。

方言學還有很多應用價值,它有助於有效地施行普通話教學、制訂規範標準、編寫地方戲曲音韻、鑑別案件語言、古文獻考據、實現電腦語音輸入等。中國人口眾多,方言複雜,為了解、研究方言的情況,有必要對特徵各異的方言劃分方言區。語言學者按不同層次,使用大區、方言片(次方言)、方言小片、地點方言等概念。例如北方方言是漢語方言中的一個大區,廣州話則是粵語中的一個地點方言。關於現代漢語方言的分區,學術界的意見還不完全統一。比較通行的觀點是「七區說」,也就是把漢語方言分為北方方言、吳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閩方言七個大區。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主張將山西、內蒙古(中南部)、陝西(北部)、河北(局部)有入聲的方言劃為晉語,皖南一帶的徽州方言劃為徽語,另外將廣西的平話也單列為一區,與上面七個方言合起來共十個大區。

0604ph002
方言學有助編寫和研究地方戲曲音韻
0604ph002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