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外國人學漢語經常出現哪些錯誤?

0606phn002_01
外國人學習漢語有何困難?(圖片提供:Shutterstock.com)
0606phn002_01

外語學習是兩種(母語和所學語言)語言文字和文化撞擊的過程。有的人會碰到頭破血流,有的則融會貫通而水乳交融。想了解外國人學漢語時常犯的毛病嗎?

 

「立本人」

初學漢語的日本學生在自我介紹時,常常說:「我是立本人」。日語中沒有「zh」、「ch」、 「sh」和 「r」這樣的捲舌音,所以發出這種聲音對日本人來說十分困難。明白他們說「七放」的意思嗎 。對了,就是「吃飯」。

 

鬼老師和罵老師

在學校與較低年級的歐美學生閒聊,你經常可以聽到「龜」老師或「鬼」老師的說法。原來,這裏有一位姓「桂」的老師,一些歐美學生常把字詞的聲調混淆,以普通話聽來就成了「鬼」老師,以粵語聽他們招呼老師時,桂老師有時又成了「龜」老師了。聲調是漢語初學者經常面對的困難,把「桂」讀成普通話的「鬼」或廣州話的「龜」便是一例。

 

不是媽

一名年輕的日本留學生看見了一隻小狗,他問旁邊的老人:「牠是你的嗎?」老人有些生氣:「牠是我的狗,不是我的媽。」老人為甚麼生氣呢?原來,這名學生把應該輕讀的「嗎」讀成了「媽」。在漢語裏,輕聲往往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不能忽視。

 

買了一隻鞋

一位法國留學生高興地對朋友說:「我買了一隻新鞋」。朋友笑了:「那你就一隻腳跳着走吧!」不妨先試試這個順口溜:「一頭牛,兩匹馬,三條鯉魚四隻鴨,五本書,六張畫……」漢語量詞外國人不易掌握,經常漏用或錯用,或可試試這個方法來加強記憶。

 

高興和高高興興

Grace:「老師,我今天很高高興興。」老師:「應該說『我今天很高興』,不能說『我今天很高高興興』。漢語中有些形容詞可以重疊使用,如「高興」可重疊成「高高興興」,「清楚」寫成「清清楚楚」以加強語氣。但因形容詞重疊(AABB)後,都有加強描寫的作用,故不再接受程度副詞如「很」、「非常」等的修飾,所以一般人都不會說「很地地道道」或「十分漂漂亮亮」。

 

這星期六還是下星期六

小張邀請Daniel下星期六到他家吃飯,可是Daniel這星期六就來了。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誤會呢?原來雙方對「下星期六」的理解不同。漢語中「下星期六」以說話時的那個星期為起點,而英語的「next Saturday」則由說話那天開始計算。

 

「口內拔牙」與「口內廁所」

一名初到北京的外國學生問老師:「街上有個牌子『口內拔牙』,從嘴裏拔牙我明白,可又有個牌子寫着『口內廁所』,這是甚麼意思?」老師笑了:「『口內』可以表示嘴裏,但你說的『口內』都是『胡同口裏邊』的意思。」要注意漢語中一個詞可以有多種意思。以「口內」表示街巷裏邊的意思是北京人所常用的。

 

肥和胖

一名留學生總是說自己很「肥」。張老師告訴他,「肥」和「胖」在漢語中不能混用,中國人說這個人很「胖」,那頭豬很「肥」。在英語裏表示「肥」和「胖」都用「fat」,但是在漢語裏用「肥」來形容人,則帶有很強的貶義色彩。

 

要飯的

幾個外國學生到飯館吃飯,侍應生問他們吃甚麼,一個學生說:「我要飯」,又問同伴說:「你們都是要飯的吧?」侍應生登時臉如土色。這個學生不知道漢語中「要飯」是指乞討食物,「要飯的」是指乞丐。無意中把自己說成了乞丐,鬧了個大笑話。

 

「陪」和「部」

一名外國學生在作業中寫道:「我昨天部朋友去長城了。」老師一眼就看出他把「陪」寫成了「部」。初學漢字的外國人在書寫時,常常將漢字的部件左右顛倒,放錯位置。在他們看來,「陪」和「部」、「故」和「姑」沒甚麼差別。漢字其實是有很規律和系統的結構。

 

「特搶槍卻」是甚麼意思?

Jose指着報紙上的字問老師:「老師,『特搶槍卻』是甚麼意思?」老師覺得很奇怪:甚麼「特搶槍卻」?上前一看才恍然大悟,Jose說的「特搶槍卻」原來是「持槍搶劫」。外國人在識讀偏旁相近的漢字時常常會發生混淆,容易鬧出笑話。

 

籃球和「藍」球

Emma把「籃球」寫成「藍球」。老師告訴她:「藍」和「籃」不一樣,前者是草字頭,表示藍色;後者是竹子頭,表示竹編的籃筐。「籃球」運動因為有籃筐,所以叫籃球。寫成「藍」球,就變成藍色的球了。初學者常常把形貌相近的漢字混淆了。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3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