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盤點歷代名紙

30032ph006
唐代韓滉《五牛圖》(局部),此畫為現存最早的紙本名家畫作
30032ph006

唐朝

唐朝,藤紙迅速發展,達到全盛時期,改變了東漢至魏晉南北朝以來麻紙的產量一直佔絕對優勢的局面。藤這種植物由於生長地區有限,藤紙很快便走向衰落。藤紙的衰落給楮皮紙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隋唐時期楮皮紙製作技藝已步入成熟階段,所生產的楮皮紙綿軟細薄、平滑潔白,較之麻紙,更適於高級書畫之用。唐馮承素所摹的《蘭亭敍》,也是用楮皮紙。隋唐時期,桑皮紙生產也有較大發展,這一時期的桑皮紙也有較多傳世。故宮博物院藏唐代畫家韓滉的《五牛圖》用紙即為桑皮紙。麻紙和皮紙製造技術的成熟,也為開發利用新的原料、生產新的紙種在技術上做好準備。正是在這樣情況下,以竹子纖維為原料生產的竹紙應運而生。

30032ph007
唐馮承素摹《蘭亭敍》(局部)
30032ph007

五代

傳承唐代皮紙技藝的基礎上,五代時期出現了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澄心堂紙。「澄心堂」本是南唐開國之主李昪的堂號,是李昪節度金陵時宴居、讀書、處理公牘文件之所。南唐後主李煜,工於書法繪畫,用紙特別考究,在位期間設官局造佳紙專供御用,以「澄心堂紙」命名。梅堯臣明確指出,澄心堂紙出自今安徽南部的新安郡。

30032ph005
宋蔡襄《澄心堂紙帖》(1063年),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30032ph005

宋元

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也是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發展的高峰。這一時期不僅在造紙原料方面,而且在紙的加工和品種方面均超過前代。唐代一些著名的箋紙,宋元時期仍在繼續生產。如唐代著名的黃、白蠟箋,在宋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演變成為黃、白蠟經箋,著名「金粟山藏經紙」即是這類加工紙中的精品。在繼承前代紙箋加工技藝的基礎上,元代也製作出許多新的紙箋,如著名的「明仁殿紙」和「端本堂紙」。這些紙在加工製作過程中綜合地應用了染色、銷金等加工方法,技術原理大同小異。

30032ph008
元代黃色寫經紙
30032ph008

明朝

明朝紙箋加工技藝的代表作,當數明宣德年間生產的「宣德紙」,宣德是明宣宗朱瞻基(1398至1435年)的年號。宣宗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整頓吏治,發展生產,鼓勵技術進步,使得這一時期手工業生產達到很高水準,出現了「宣德爐」、「宣德瓷」、「宣德紙」等不少傳世精品。宣德紙是一系列紙箋的總稱,主要品種有白箋、灑金箋、五色粉箋、金花五色箋、五色大簾紙、瓷青紙等。這些紙品質優良,在宣德年間充作貢箋,而稱「宣德紙」,其中宣德陳清欵最富盛名。灑金五色粉箋集中灑金、染色、塗布、砑光等加工工藝,品質極佳。雖然宣德紙其他一些品種具體的工藝未見明確記載,但根據其名稱也可推知大概。從這些名稱可以看出,宣德紙囊括了前代各種加工紙類型,堪稱集歷代加工紙之大成。明代與宣德紙相關的另一種明代加工紙「羊腦箋」,也見著錄於文獻。明代所造宮箋還有許多品種,如明宣德年所造「描金雲龍紋彩色粉箋」(屬於金花五色箋)、明天啟六年「蘿軒變古箋」以及「飛仙箋」等。

30032ph009
明宣德十年乙卯(1435年)的羊腦箋
30032ph009

清朝

清朝仿製的加工紙也很多,有仿金粟箋、仿澄心堂紙、仿明仁殿紙、仿宣德宮箋等等。乾隆年間仿澄心堂紙品質相當高,現存者多為斗方形,有薄有厚,厚者可分層揭開,絕大多數為彩色粉箋或粉蠟箋,有的還以泥金描繪出山水、花鳥等圖案,各不相同。清朝在紙箋加工的代表作是「梅花玉版箋」,是清乾隆年間出現的一種非常精美的紙箋。梅花玉版箋是清朝康熙年間創製的高級箋紙,以皮紙為料,其上施粉加蠟、砑光,再以泥金或泥銀繪製圖案。乾隆年間盛行,製作更為精湛,為宮廷專用紙。

30032ph010
梅花玉版箋(取自《文房四寶‧紙硯》)
30032ph010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