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人有甚麼不同的治水思想?

0808ph005
黃河壺口挾帶着大量的泥沙直瀉下游
0808ph005

古代治河發展經歷了障(壘土擋水)、疏(宣洩河水)、堤防、分流及束水攻沙等多個過程。在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代,中國連年大雨,洪水茫茫一片,中華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災難之中。最後,經過部落聯盟議事會議的推薦,禹承其父業,繼續治理洪水。他聯合了共工氏、伯益和后稷等許多部落,吸取了他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變單純的築堤堵水辦法,而採用疏導的策略。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制服了洪水,人們才得以紛紛從高地回到平原之上。接着,禹又帶領人們開鑿溝渠,引水灌溉,發展農業,化水害為水利,奠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基業。

 

西漢後期,黃河決口頻繁,哀帝召集治河人才議事。大臣賈讓提出治理黃河的系統見解,分為上、中、下三個方案,後世稱為「賈讓治河三策」,見於《漢書‧溝洫志》。賈讓首先提出治水的基本思想是不與水爭地。接着闡述了三個方案的具體內容。上策是:開闢今天的河北省西部廣大地區為蓄滯洪區。蓄滯洪區的移民安置費用,以幾年的修堤費用即可補償。賈讓認為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消除水患。中策是:開闢分洪河道下入漳河,並開渠建閘,以便引黃河水作灌溉之用。至於下策則是加固堤防,維持河道現狀。但是堤防難免歲修歲壞,結果往往會勞民傷財。賈讓治河三策是現存最早的一篇全面闡述治河思想的重要文獻。它以人類社會發展及自然和諧為宗旨,對後世影響很大。

bulb

蓄滯洪區

山區河流坡度較陡,流速較快,進入平原區後,坡度和流速變緩。為保證下游平原區的防洪安全,除修築堤防外,還往往在堤外(河道所在為堤內)選擇低窪易澇和經濟不發達地區作為洪峰水量的臨時儲蓄場所,以降低江河水位,減輕堤防壓力。當洪峰過後,再將蓄滯洪區內儲存的水量陸續洩回江河。這樣的防洪設施稱之為蓄滯洪區。形象地說,蓄滯洪區的作用就是捨車保帥,以犧牲欠發達的蓄滯洪區來換取下游經濟發達地區的安全。當然,蓄滯洪區運用時要給予區內百姓合理補償。

西漢末年大司馬史張戎(長安人,生卒不詳)是提出水力挾沙說的第一人。他指黃河是何等渾濁,一石水中就有六斗泥,「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意思是水自高處流向低處,流得快了,泥沙隨之而去,河道自然愈沖愈深。這是最先從動力學的角度來解釋河道沖淤的特性。由此張戎提出:應減少上游引水,集中河道水量,以水沖沙,則「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明嘉靖間,四任總理河道的潘季馴(1512—1595年)在他治理黃河的生涯中,開始將堤防作為攻沙武器付諸實踐。潘季馴設計了縷堤、遙堤、格堤和減水壩共同組成的堤防體系:縷堤臨水,緊依中常水位的灘地修築,以縷堤束水攻沙;遙堤建在遠離河槽二三里的河漫灘上,可容納較多洪水;水再多則可以從設在遙堤上的減水壩洩走;遙堤和縷堤之間是格堤,用以攔擋從縷堤溢出的洪水,並促使泥沙沉積,使堤防得到加固。泥沙動力學理論向治河工程技術的滲透,將中國古代治河工程技術水準推向高峰。

0808ph006
雙重堤示意圖
0808ph00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