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人有什么不同的治水思想?

0808ph005
黄河壶口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直泻下游
0808ph005

古代治河发展经历了障(垒土挡水)、疏(宣泄河水)、堤防、分流及束水攻沙等多个过程。在四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中国连年大雨,洪水茫茫一片,中华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之中。最后,经过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的推荐,禹承其父业,继续治理洪水。他联合了共工氏、伯益和后稷等许多部落,吸取了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变单纯的筑堤堵水办法,而采用疏导的策略。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人们才得以纷纷从高地回到平原之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化水害为水利,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业。

 

西汉后期,黄河决口频繁,哀帝召集治河人才议事。大臣贾让提出治理黄河的系统见解,分为上、中、下三个方案,后世称为“贾让治河三策”,见于《汉书‧沟洫志》。贾让首先提出治水的基本思想是不与水争地。接着阐述了三个方案的具体内容。上策是:开辟今天的河北省西部广大地区为蓄滞洪区。蓄滞洪区的移民安置费用,以几年的修堤费用即可补偿。贾让认为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消除水患。中策是:开辟分洪河道下入漳河,并开渠建闸,以便引黄河水作灌溉之用。至于下策则是加固堤防,维持河道现状。但是堤防难免岁修岁坏,结果往往会劳民伤财。贾让治河三策是现存最早的一篇全面阐述治河思想的重要文献。它以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和谐为宗旨,对后世影响很大。

bulb

蓄滞洪区

山区河流坡度较陡,流速较快,进入平原区后,坡度和流速变缓。为保证下游平原区的防洪安全,除修筑堤防外,还往往在堤外(河道所在为堤内)选择低洼易涝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作为洪峰水量的临时储蓄场所,以降低江河水位,减轻堤防压力。当洪峰过后,再将蓄滞洪区内储存的水量陆续泄回江河。这样的防洪设施称之为蓄滞洪区。形象地说,蓄滞洪区的作用就是舍车保帅,以牺牲欠发达的蓄滞洪区来换取下游经济发达地区的安全。当然,蓄滞洪区运用时要给予区内百姓合理补偿。

西汉末年大司马史张戎(长安人,生卒不详)是提出水力挟沙说的第一人。他指黄河是何等浑浊,一石水中就有六斗泥,“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意思是水自高处流向低处,流得快了,泥沙随之而去,河道自然愈冲愈深。这是最先从动力学的角度来解释河道冲淤的特性。由此张戎提出:应减少上游引水,集中河道水量,以水冲沙,则“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明嘉靖间,四任总理河道的潘季驯(1512—1595年)在他治理黄河的生涯中,开始将堤防作为攻沙武器付诸实践。潘季驯设计了缕堤、遥堤、格堤和减水坝共同组成的堤防体系:缕堤临水,紧依中常水位的滩地修筑,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建在远离河槽二三里的河漫滩上,可容纳较多洪水;水再多则可以从设在遥堤上的减水坝泄走;遥堤和缕堤之间是格堤,用以拦挡从缕堤溢出的洪水,并促使泥沙沉积,使堤防得到加固。泥沙动力学理论向治河工程技术的渗透,将中国古代治河工程技术水准推向高峰。

0808ph006
双重堤示意图
0808ph006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