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人如何觀察動物?

0806ph010
新石器時代湖北龍山文化的陶龜
0806ph010

荀子認為,動物的生物級別比植物高,因為二者雖然都有生命,但動物有知覺。因此,古人把鳥、獸、蟲、魚歸類為動物。「動物」一詞與「植物」一樣,最早見於《周禮》。為了辨別各種動物,古人很早就注意動物的形態,並刻劃和描繪它們。從新石器遺址出土的陶繪和玉石雕塑,以及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物都可以看出古人早期對動物形態的把握。古人從種桑養蠶的日常生產活動裏認識到昆蟲變態的生命歷程。種桑養蠶在中國已有五千多年歷史,唐代的《本草拾遺》細緻地記載了昆蟲變態習性。

 

古人不斷積累動物學知識,也不斷運用動物學術語,使人們能更加準確地描述各種動物。甲骨文在描述獸類時常用頭、身、足、尾、胎生等。描述鳥類時常用喙、卵、翅、羽、飛翔、鳴叫;魚等動物常用鱗、喙、額、項、脊、腹、腸、齒、鯁、吐、涎沫、腥、游等。

0806ph008
張謙德《硃砂魚譜》
0806ph008

隨着對動物認識的深化,殷商時期已產生將動物分類的觀念,我們可以從甲骨文中某些動物的命名得到印證,如鹿類動物麑、麋、麝、麇等因其外形相似而有共同的部首「鹿」。歷代對動物分類的方式時有不同:秦漢時期的《爾雅》將動物分為蟲、魚、鳥、獸、畜五類;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動物分為蟲、鱗、介、禽、獸、人等部類;清代的《蟲薈》則將所有的動物都視為蟲,分為羽、毛、昆、鱗、介五類。

0806ph007
師曠《禽經》
0806ph007

經過對動物的分類整理,有關動物學的著作也開始豐富起來。宋代的動物學專著計有:《禽經》、《鷹經》、《蟹譜》等。到了明清時期,這類著作就更多了,如《獸經》、《蛇譜》、《鵪鶉譜》、《畫眉譜》等。古代地區性動物志的作者多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懷抱,非常關心各地的生物資源。他們出任地方官時,體察並記下當地的生物資源,如《桂海禽志》、《閩中海錯疏》、《記海錯》等,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的《閩中海錯疏》。綜合性動物學著作源於東漢和後來的異物志類的著作,內容包羅萬有,如三國時期《臨海異物志》就記載了今福建等地一百一十餘種動植物,此書已初步具備博物學著作的特徵。到了宋代,陸佃的《埤雅》是綜合性動物學著作的代表作。全書共二十卷,前十八卷分別為釋魚、釋獸、釋鳥、釋蟲、釋馬、釋木和釋草。直至明清時期,真正的綜合性動物學著作才出現,如袁達的《禽蟲述》、方旭的《蟲薈》等,其中《蟲薈》一書共五卷,收錄動物一千多種,分別為獸類三百多種,鳥類二百多種,魚類和爬蟲類二百多種,昆蟲二百多種。

0806ph009
《閩中海錯疏》書影
0806ph009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0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