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巴金

0425ph027
0425ph027

巴金誕生於四川成都一個世族大家庭,曾祖、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但巴金卻不甘心當少爺。溫柔敦厚的母親給了他愛的教育,與勞動人民的接觸也使他滋長了反強權、反禮教的思想。1920—1928年間,巴金先後輾轉成都、上海、南京、法國學習,接觸到許多新思想。他開始傾心於無政府主義學說,但當時的中國社會並不能為他提供行動機會。以《家》的寫作為標誌,巴金開始退而求其次,正式地寫起小說來。抗日戰爭期間,巴金輾轉遷徙於大西南地區,以筆為武器,為民族存亡呼號。抗日戰爭勝利後,他攜妻女回到上海。從1949年參加文代會,到1976年文革結束的27年間,巴金的境遇高低起伏,困厄時家被查抄、妻子病逝、本人進牛棚、作品被封殺,遭受多重打擊。直到1977年,巴金的作品才回歸大眾視野。1982年,巴金患病,但他仍繼續寫作,直至臥床不起。

 

作為畢生孜孜不倦的作家,巴金的文學活動遍及創作、翻譯、編輯、出版各領域,堪稱碩果累累。小說是巴金寫作最多、影響最大的文學體裁。按題材領域和內容特點,他的小說大體可分為六類。一是描寫知識青年的愛情糾葛、內心矛盾和獻身理想的革命精神的作品,如被稱為「愛情的三部曲」的《霧》、《雨》、《電》,其中《霧》朦朧、《雨》精巧,《電》理想,皆是經典之作。二是鞭撻封建家族制及其倫理道德和揭示封建家庭內部新舊勢力鬥爭的作品,如被稱為「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對青年一代的摧殘,展現出新一代的覺醒和成長。三是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並展現人民的抗敵熱情的作品,如被稱為「抗戰三部曲」的《火》一、二、三部,融入了作者在抗戰期間的種種閱歷和感受,洋溢着愛國熱情。四是描寫大時代裏的平凡人物、細小之事的作品,如以《寒夜》為代表的「小人小事三部曲」,在平凡中展示悲劇的力量。五是描寫域外的現實生活和歷史人物的作品,如《復仇》等,受西方小說的影響較大,表現出他「以人類之悲為自己之悲」的心懷。六是反映社會底層勞動者的悲苦生活和反抗鬥爭的作品,如《砂丁》等,揭示出平民生活的悲苦。在這些作品中,前四類作品大都是長、中篇小說,是巴金小說創作的主流。其中《激流三部曲》是巴金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成就卓著的力作之一。但比之中長篇,巴金的短篇小說也毫不遜色,後兩類作品就多是短篇小說。

 

巴金一生出版過近三十本散文集,堪稱散文大家。詩是他最早創作的文學作品,即景抒情小詩和政治抒情詩均有佳作。翻譯工作貫穿巴金文學生涯的始終。俄、英、德、日、意、波、匈等國多位作家的作品,小說、童話、詩歌、散文、劇本和學術論著等多種文體,他均有涉及。巴金的編輯活動與寫作生活同時起步。他主編的大型文學期刊廣受文壇讚許,不少文學新人經他之手脫穎而出。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的親歷者和見證人,巴金走過了九十餘年崎嶇坎坷的歷程,作品在幾代讀者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的作品先後被譯為日、俄、英等近三十種文字,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是享有國際榮譽最多的中國現代作家之一。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