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徽劇

20506ph031
20506ph031

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曾賦詩說:「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古稱新安的徽州,自宋代就因其文化昌盛,被譽為「文化之邦」。在這方水土上,她不僅孕育出新安理學、新安畫派、徽州版畫、徽派建築等燦爛文明,同時,這裏還產生了戲曲聲腔──「徽州腔」。「徽州腔」與「青陽腔」合流後,曾風靡一時,並博得了「天下時尚南北徽池雅調」的稱譽。徽劇作為一種徽州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不斷滲透於徽文化之中。

 

「徽劇」形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是一個從深厚的徽文化沃土中生長而又搏擊風浪、稱勝劇壇的戲曲劇種。「徽劇」之名,是在1956年「安徽省徽劇團」成立時始用,並於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人(主要是徽商)之班」引入明代四大聲腔:餘姚、海鹽、弋陽、崑曲。而當以上四大聲腔在徽班(包括民間班社)中漸變徽音,並出現了「徽州腔」、「青陽腔」等被稱作「徽池雅調」的新聲時,作為具有地域性的聲腔「徽調」便開始出現。到了明末清初之際,儘管徽商蓄養的徽班,仍以崑曲為主,但我們不得不說「徽班」的發展促進了「徽戲」的成熟並使其成為乾隆年間的一朵戲曲奇葩。徽劇由此而傳播到揚州,京都等地,並享譽天下。 沒有「徽班」,難測「徽劇」何時何地產生;沒有「徽劇」,「徽班」則沒有藝術內涵。二者命運相共,生死相依,這是戲曲史上的獨特現象。

 

徽劇中有很多劇碼都是根據名著改編而來。如根據《兩漢演義》改編的《追韓信》,根據《三國演義》改編的《水淹七軍》,根據《西遊記》改編的《鬧天宮》等。這些劇碼多為徽劇藝人口頭改編,一般先有演出後有劇本。徽劇從表演形式可分為文戲、武戲兩大類;從表演內容大體可以歸納為歷史演義、家庭倫理、才子佳人、清公案戲及神仙志怪;從聲腔分為高腔(即岳西高腔和目連戲高腔在徽劇中的統稱)「青陽腔」、徽崑(崑曲)、吹撥(吹腔、撥子)、皮黃(西皮、二黃)四大類。徽劇的表演藝術,既是以美的表現形式,供人欣賞娛樂和滿足對文化生活的愉悅需求。同時,在一定意義上,還承載着「寓教於樂」的功能,使人們在潛移默化的教益中,受到薰陶與啟迪。當年徽班演出《清風亭》一劇時,觀眾見張繼保做官以後,竟然不認千辛萬苦撫養他的張元秀夫婦時,無不切齒、罵聲四起。後來演到張繼保遭到雷擊斃命時,觀者無不叫好,拍手稱快。甚至演完之後,人們依然還沉浸在極大的憎恨情緒中。可見,這些故事都寄託着人民大眾的道德理想。徽劇表演藝術,是在繼承宋元南戲和青陽腔遺產的基礎上,又彙集融合了弋陽腔、崑曲、秦腔等古老劇種的優點,並全面吸收了目連戲藝術中的武打技藝發展起來的。其藝術特點主要有舞台表演動作性強,武藝突出、驚險逼真,講究表情、重神似,群歌齊舞、重排場。這些藝術特點決定了徽劇必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綜合藝術形態。徽劇劇碼的藝術特色是以唱、唸、做、打的表演程式為核心,無不講求對於精湛技藝的體現。譬如《貴妃醉酒》中以 「臥魚」、「醉步」、「下腰」等技巧表現了楊貴妃的醉態;《臨江會》中以「翻高台」等特技表現了周瑜的狂態。這些具有高度寫意性與技藝性的表演,都體現了徽劇的藝術感染力。

 

近年經搜集整理及老藝人回憶抄寫徽劇劇碼約有一千餘齣。徽劇演出劇碼,因為面向下層社會,一般唱詞生動、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與生活氣息。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