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壁畫

20501ph041
20501ph041

中國壁畫可分為宗教壁畫(寺院壁畫、石窟壁畫);殿堂壁畫(宮廷壁畫、宅院壁畫);墓室壁畫。技法類型有繪畫型及工藝型。中國壁畫反映了宗教思想的轉化過程,原始社會的壁畫與巫術禮儀和圖騰活動有密切關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壁畫除被用來裝飾宮殿外,也繪製於一些祭祀場所,同時成為統治者觀賞娛樂、宣揚禮制的手段。

 

在欠缺文字記載的史前時代,壁畫如岩畫、崖畫等為後世留下了珍貴的原始社會面貌。及後,興盛於不同朝代的墓室壁畫、石窟壁畫、寺觀壁畫等也填補了許多正史及美術史中未能證實的斷層及空白。

 

佛教約自東漢時傳入中原,始自印度的石窟寺也開始在中土興起。漢唐期間,沿着絲綢之路建造眾多石窟寺,體現了河西走廊一帶的佛教盛況,令佛教藝術延展到中原。

 

隋唐時期,佛教鼎盛,呈現在寺觀、石窟及墓室壁畫裏的是南北佛學交融,名家競技、群師流芳的局面。董伯仁、吳道子、王維、張僧繇等都是當時的壁畫名手。同時,西域引進的新繪畫風格與題材,亦豐富了中原壁畫的內容。

 

元朝時以山西省保存下來的寺觀壁畫最為豐富,其中永樂宮三清殿元代壁畫的構思和統一設計最為完整。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畫《帝釋梵天圖》堪為典範。從元明清的寺觀壁畫裏,可看到戲曲等民間文藝的發展。

 

寺院壁畫的構圖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點。如西藏佛寺中的曼陀羅,壁畫是一種圓中套方、方中又寓圓的構圖,表現自然界萬物生死輪迴的法則,即人類無法超越,只能在意識中體驗到的意義──靈魂解脫,這就是曼陀羅式壁畫中具有的獨特藝術語言。元代永樂宮壁畫《朝元圖》(平列式構圖),和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畫《帝釋梵天圖》,都屬同一類型的構圖形式。

 

從魏、晉到元、明各個時代的石窟壁畫,構圖形式都有着不同的風格特點。新疆克孜爾石窟窟頂壁畫的菱形構圖形式就是一大特點,每個菱格內畫有佛本生故事或寓言故事。

 

所謂殿堂壁畫,在奴隸社會,工匠製作的壁畫已成為宮室殿堂的重要裝飾,春秋時代的墨翟就談到殷商時的「宮牆文畫」,周代祭祀與會見諸侯的明堂繪有大型壁畫,曾引起孔丘的讚嘆。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也記載了《漢武帝麒麟閣功臣圖》。

 

墓室壁畫是在墓坑上加上特殊的裝飾,以表達對死者的崇敬。先秦時的墓室壁畫主要是摹擬貴族居住地方豪華的裝飾,墓室壁畫是現今唯一能見到的漢代壁畫形式。

 

春秋戰國時期的天地、山川、神靈、古聖賢等圖像,還可以從遺留下來的戰國漆畫和漢畫像磚石見到。這類圖像及相關的裝飾紋樣,被反復描繪在殿堂或墓室,成為繪畫的題材,也影響到後來漢唐寺觀壁畫的表現與發展。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