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代私人旅店提供哪些服務?

0905ph015
駐節堂,古代驛館接待官員的地方
0905ph015

中國古代的驛站主要為官方的公務人員及其親屬服務,民間出行則依賴於旅館。古代的旅館有很多名稱,如客舍、客館、逆旅、賓館、客棧和旅店等。《周禮》記載當時「國野之間」,每隔10里設「蘆」,可供飲食,每隔30里設「宿」,提供住處,名為「路室」;每隔50里設「市」,市中設置「候館」,專門侍候朝騁之官。其中「廬」、「宿」和「市」等一類供行旅之人歇宿休息的處所,應當是最早的旅舍。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交往頻繁,使旅館業發展空前,各諸侯國興建大型賓館,以接待外來人員。《左傳》記載子產在鄭國曾建「諸侯之館」,迎接晉侯到來。同書還記載叔孫有一種怪癖,他每到一舍,都要「葺其牆屋」,即是要粉刷和修飾旅館的牆壁。

 

至漢時,由於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為車和馬,故稍具規模的旅館多設有車場、馬廄和寄存貨物的棧舍,客人進館可以停車留宿,並由旅館人員負責餵飼馬匹。在唐代,旅館業更為發達,且開始出現「館」和「店」的分野,前者通常指較大規模的官辦旅館,後者則是民間自辦的私人旅店。這時候的「館」更出現分門別類的情況,如以地域命名的「柳中館」、「交河館」;以主流客人來源地命名的「新羅館」、「渤海館」等。

0905ph018
盂城驛驛丞宅書房一角
0905ph018

至明朝時,大規模的私營旅店則趨向綜合性發展,除了食宿是必備條件外,還增加了藝術表演和狎妓服務,以吸引旅客。當然,經營規模小的旅店設備粗陋亦在所難免。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曾經在《日知錄》卷十二《館舍》中以古代驛館之園林美景比較當時所見旅館之粗陋:「讀孫樵《書褒城驛壁》,乃知其有沼,有魚,有舟。讀杜子美《秦州雜詩》,又知其驛之有池,有林,有竹。今之驛舍殆於隸人之垣矣。」

 

馬可孛羅筆下的元代「驛站」,則頗為富麗豪華:「這些建築物宏偉壯麗,有陳設華麗的房間,掛着綢緞的窗簾和門簾,供給達官貴人使用。即使王侯在這樣館驛下榻,也不會有失體面的。」(《馬可孛羅遊記》第二卷第二十六章)不過,元時曾任至代中書令的耶律楚材在《再過西域山城驛》詩中,對普通驛館曾有這樣的描述:「去年馳傳暮城東,夜宿蕭條古驛中。別後尚存柴戶棘,重來猶有瓦窗蓬。主人歡喜鋪毛氈,驛吏蒼忙洗瓦鐘。」可見貴為皇帝信臣,也時常在簡陋「蕭條」的館驛中停宿。又如戴良的《宿高密》詩:「長途跋且涉,征車馳復息。」「城居不幾戶,驛舍僅容膝。僕馬立空曠,徒侶話昏黑。」描述了一處更為狹小破敝的驛舍狀況。可見歷代驛舍質素的參差。

0905ph016
明代驛站的馬槽
0905ph01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0月2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