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人有哪些農學理論?

0810ph030
陝北漢畫像石中的拾糞圖
0810ph030

中國古人發現「地久耕則耗」。要解決這問題,宋代農學家陳闡認為,田種三五年地力就衰竭的說法是不對的,只要重視施肥,或摻用客土,土壤是可以改良,地力是可以提高,而且能保持地力常年新壯。元代王禎繼承這看法,他認為,只要重視積肥、施肥,並採取相應措施,土地仍能做到地力常新壯,而收穫不減。這是宋元時代對土壤肥力學說的一個重大貢獻。

 

古人有時將種地稱為「治地」,這個「治」如同我們今天所說治病的治。對症下藥的思想用於農業,就有「糞藥」的出現,意思就是用糞如同用藥,起初是根據不同的土壤,選用不同的肥料。《周禮》中「土化之法」即有這種思想萌芽,而最完整的表述則見於宋代的《陳農書》。以後在實踐中又有不斷發展,用糞時不僅考慮到土壤的性質,即土宜,還考慮到氣候和作物等因素,即時宜和物宜。典型如看苗施肥。就糞而言,又有生熟之分和劑量大小的差別。

 

很早時有一種說法,認為原產南方的柑橘移種到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會變種而成為枳。一切生物只能在它的故土生長,逾越這個範圍,就會發生變異,甚至死亡。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能絕對。元代孟祺等農學家認為,將原產於邊疆地區的棉花引種到中原也能成功,有些地區引種失敗,不是風土問題,而是技術上的原因。明代徐光啟也以大量事實證實異地之間是可以相互引種,即使千百之中有一二不宜,也是「寒暖相違,天氣所絕,無關於地。」而且亦引進了緯度的概念。風土論的確立,為元代棉花,以及後來明清時期引進玉米、煙草、番薯等推廣鋪平了道路。

 

天時、地利、人和是古人常常要考慮的三個因素,在農業生產時更是如此。今天看來,天,主要指氣候條件;地,主要指土壤;人,則是農業的從業者。三者的作用各不相同,又以人最為重要,因為「順天之時,因地之宜,存乎其人。」(王禎《農書》)然而這並不意味着人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只有「順天時,量地利」,才能做到「用力少而成功多」(《齊民要術‧種穀》。也就是說,三才之中,人雖有主動性,但也必須順應自然,而不能違反自然。這就是三才說的要義。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