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古代有甚麼先進的農耕技術?

0810ph018
田壟
0810ph018

刀耕火種是一種原始的耕種方式。古人發現掉落在火燒地上的植物種子生長得特別好,後來他們模仿這一過程。火不僅清除了雜草和病蟲害,同時還給作物預先提供了天然的肥料:草木灰。不過連年砍燒會導致可林木減少,肥力下降,產量降低,因此,一般兩三年之後便要重新選擇林地。

0810ph017
這是有七千多年的信了遺址,圖中的模型描繪原始狩獵的情形。
0810ph017

自漢代至唐代,古籍中提到南方稻作技術,往往用「火耕水耨」來概括,就是先用火把田中的雜草燒掉,然後再種上稻子,這時候再水淹,這樣稻還能正常生長,而雜草卻難以生存。這種稻作技術雖然原始,但卻巧妙地運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這一特性。所以儘管宋代以後,以「耕、耙、耖」和耘田、烤田為核心的稻作技術得以普及,但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着火耕水耨的遺跡。

 

中國北方降水稀少,歷代採用的是耕耱結合的方法,即在翻耕後用耱來磨平地面和磨碎土塊,以減少土壤水分的散失,魏晉時期,則在耕耱之間又加上了耙,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體的旱地耕作技術體系。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最早對這一耕作技術體系進以「耕、耙、」為核心的旱作技術體系的形成,是中國農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0810ph016
「耕、耙、耱」畫像磚之「耕」
0810ph016

水田耕作和旱地耕作在很多方面都可通用,所以唐代江南人陸龜蒙提到「耕而後有爬(耙),爬而後有礰礋焉,有碌碡焉。」礰礋和碌碡是兩種和耱(耮)功用相當的農具。不過適應水田耕作的需要,作了一些改進。

0810ph015
南方水田
0810ph015

畎畝法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農學史上最早的一種抗旱排澇的耕作法。古人有個說法,就是「上田棄畝」,意思是說:在高田裡,將作物種在溝裡,而不種在壟上。這對於降水稀少,土壤乾旱的中國北方是非常適用的。因為水往低處流。溝低於壟,自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就比壟上高。將作物種在溝裡有利於防旱保墒(田地裡土壤的濕度),這就是畎畝法抗旱的道理。抗旱主要體現在「上田棄畝」之中。西漢的代田法便將「上田棄畝」的抗旱原理發揚光大。

 

代田法是西漢中期農學家趙過所發明並推廣的一種耕作方法。它的方法是在面積為一畝的長條形土地上,開三條一尺寬一尺深的溝(畎),溝的位置每年都有輪換,因此稱為「代田」。將種子播種於溝中,等到苗發芽長葉以後,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時,將溝兩邊的壟土,耙下來埋在作物的根部,這樣便能起到防風抗倒伏(直立生長的作物生成歪斜或倒地),抗旱的作用。漢代除了代田法外還有一種抗旱高產的栽培技術方法,這就是區種法。區種法又稱區田法,是專為抗旱而設計。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