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人的節慶

1302phn019_01
1302phn019_01

中華民族以有多種多樣的傳統節日而聞名,根據《通勝》的載錄,一年最少有9個主要節日、24個節氣和140多個節誕。節日是人們隨着季節、時間和物候轉移,以開展有特定主題的風俗和紀念意義的社會活動日,也無疑是民族因應時地環境代代相傳、歲歲相因地累積的智慧和生活情趣,可以說離不開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亦往往反映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國人的人情味、對和諧的人際關係和關老愛幼之着重,體現於各種節慶風俗之中。

 

農業耕作是古代中國立國之本,農業可說是古時人們營生的命脈,春節和冬節,恰是年頭和年尾兩個由農耕作息衍生的重要節日。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立春是很值得慶賀的。春節又稱「過年」,「年」原是「稔」的初義,是五穀豐稔的意思,因禾穀多一年一熟,「年」乃逐漸由農業生產周期的名稱引申成為節日的名稱。源於原始社會的「臘祭」,春節既是年終慶賀豐收的日子,更是新的一年農業生活開始的大好時光。古代一般臘月(即農曆十二月)過半就充滿了準備過新年的氣息,真可謂異彩紛陳,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神」,直到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都是民間喜氣洋洋的快樂時光。

 

「年」的概念,是與古代的天文節律與農作物生長的周期緊密相聯的。春種、夏耘、秋收、冬藏的循環往復,人們在取得好收成時,總要慶賀一番,久而久之就成為年中最重要的節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就有果實豐收和穀穗成熟的象徵意思。

 

至於冬節,就是冬至,也叫「長至」、「短至」和「至日」等,「至」是到達極點的意思。古代社會極為重視「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漢代以後又有「冬節」之稱,這一天,家人團聚,置辦佳餚,祭祀祖先,慶賀往來,一如過年的大節。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文學家將圓天分為360度,作為一年時間的分配,自春分起,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各放在九十度的位置上,就陽曆而論,每年的冬至大約在12月22日或23日。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人民為適應「天時」、「地利」,取得良好的收成,在長期的農耕實踐中,綜合了天文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所創設。在外國的曆法中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而中國曆法中是以「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即如立春、立秋等。

 

中國除了春節和冬節這兩個重要日子外,其他的重要節慶還分有宗教祭祀、人倫孝悌、驅瘟辟邪等不同範疇。如元宵節是從祭祀天神中最為尊貴的「太乙神」(又寫作「泰一神」)演變而來,到漢武帝時基本定型;中秋節則直接起源於古老的敬天活動「秋祀」以及「拜月」(秋分晚上祭月);再如七夕節,亦是以確認天上的王母娘娘的存在為前提,只因為牛郎和織女觸犯了天神的戒律,故被阻隔在天河的兩邊,每年只能相會一次。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情懷和祖先崇拜的習俗,對清明節的衍行和發展,有着悠遠而深刻的影響。與現代社會相比,古代社會醫療設備相對落後,人們面對突如其來並無法解釋的天災疫病,乃祈求上蒼庇佑,並衍生出保護自身的方法,端午節和重陽節就是在這基礎發展而來的。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2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