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傲視蒼穹的「觀天巨眼」
大窩氹位於貴州省平塘縣克度鎮綠水村,鑲嵌在喀斯特錐峰之間,周邊分佈着小窩氹、汪浪氹等數十個大小不一的鍋狀漏斗群,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漏斗群。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大窩氹成為中國科學院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台址選擇了這裡,並已於2016年7月3日完成組裝工程,成為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FAST突破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大射電望遠鏡口徑為500米,開創了建造巨型射電望遠鏡的新模式,成為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與號稱「地面最大的機器」的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其靈敏度提高約10倍;與被評為人類二十世紀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國Arecibo300米望遠鏡相比,其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這個足足有30個足球場大小的天文「巨陣」,成為中國傲視蒼穹的「觀天巨眼」。
穿越喀斯特的超級鐵路
英國工程師曾把中國西部地區列為世界工程的禁區,2014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全線開通營運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國首條山區高速鐵路使貴陽到廣州的時間由22小時縮短至4小時左右,地處偏遠的貴州省由此步入高鐵時代。
貴廣高鐵全長857千米,其中穿越可溶岩地段219千米,溶洞二百七十多個,山谷510座。全線的橋隧比為83%,其中貴州段的橋隧比為92.1%。在貴州段每行駛100千米,就有92.1千米的高鐵路段是處於橋樑或隧道上,堪稱穿越喀斯特的「超級鐵路」。其中第一長隧是岩山隧道,橫跨貴州榕江和從江兩個縣境,全長14693米,地質條件複雜,存在岩爆、斷層破碎帶、軟岩變形等多種地質災害,洞身穿越22條地質斷層,為I級高風險隧道。當時施工一年,一個工作面僅能推進一千米。九個工作面同時作業,用時三年半。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國家加大工程建設投資,增加橋隧比例,盡量選擇高線位,避開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水源保護區等特殊保護區域,節約土地資源,減少了環境破壞。貴州三都縣站長450米,其中221米是在橋上延伸開來,229米搭建在路基上面。貴廣高鐵是中國已建穿越喀斯特地段最長和技術難度最高的鐵路線,使中國高鐵在喀斯特地質條件建設上有了「中國標準」,也意味着中國高鐵建設技術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