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大學

1106phn001_01
1106phn001_01

中國現代大學是在清末西學東漸和廢除科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傳統的太學、國子監、書院沒有實質聯繫。十九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是現代大學的萌芽時期,奕欣、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僚為適應現實需要,陸續創辦京師同文館、福建船政學堂、天津中西學堂、上海南洋公學等洋務學堂。這些新式專門學校傳授西方的語言文字、自然科學及軍事技術,培養西學專門人才,是近代大學的前身,近代中國正式的大學以京師大學堂的創立為開端,後改名為北京大學,迄今已逾百年。

 

晚清時期,國內掀起變法救亡運動,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譚嗣同為首的維新派,力求變革。在變法浪潮的推動下,近代新式大學應運而生,光緒詔令孫家鼐為管學大臣,負責籌辦京師大學堂。梁啟超擬定有關章程,採納近代西方大學的課程模式。

 

1898年底,京師大學堂正式開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因受變法失敗影響,大學堂實際僅設詩、書、易、禮四堂,春秋二堂,學生不及百人。許景澄、丁韙良分別被聘為中文、西文總教習。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學堂停廢,至1902年京師大學堂復辦,其後京師大學堂正式開辦分科大學,開設除醫學以外的7門學科。京師大學堂在1912年中改名為北京大學,嚴復任校長。1916年底,蔡元培任校長,推行「學術自由,相容並包」的方針。

 

從1905年廢除科舉教育體制,到1922年新學制的實施,中國逐步建立一套適應專門人才培養需要的大學體制。隨着中華民國成立,教育總長蔡元培主持起草一系列教育法令和法規,推動大學改革,逐步建立比較完整的大學教育體制,大學的數量與類型不斷增加,大學教育行政管理體制更新,建立專門的教育管理機構,管理職能擴大。在招生與就業體制上,由高校自行舉辦招生考試,擇優錄取學生;學生畢業後,自謀職業。在教學管理方面,引入西方班級授課制,參照近代課程標準,實行選科制與學分制。

 

在1912至1927年,各類大學的數量增長較快。1917年全國有私立大學7所,1925年增至25所。除北京大學、北洋大學、山西大學外,1921年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基礎上成立國立東南大學。此後各地陸續成立交通大學、暨南商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大學、廣東大學(1926年改名中山大學)、山東大學等。至1927年,全國共有大學52所。

 

民國初年規定,大學分文、理、法、商、醫、農、工7科,以文理為主;凡文理二科並設,或文科兼法商二科者,或理科兼醫、農、工三科、二科或一科者,才能稱大學。1917年開始允許設立單科大學;1929年《大學組織法》、《大學規程》頒佈後,重新規定,大學分文、理、法、教育、商、工、農、醫8個學院,具備3學院以上者,可稱為大學;3學院中至少含有理學院或工、農、醫各學院之一種。

 

民國時期大學培養出眾多高品質的人才,如理論物理學家王竹溪、彭桓武;核子物理學家施士元、王淦昌、錢三強;力學家林家翹、錢偉長;光學家周同慶、王大珩;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數學家陳省身;考古學家夏鼐;歷史學家吳晗、何炳棣;文學家錢鍾書、朱自清、曹禺;哲學、史學及語言學大師季羨林;語言學家王力;社會學家費孝通;外交家喬冠華等。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8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