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食物對人體的三大作用

1404ph012
冬天吃火鍋,是補養的食品。
1404ph012

食物的功用即是指食物的功效和作用,它是由食物的性能(四氣、五味)所決定的,食物對人體的功用大致可以分為預防、滋潤及治療三大類。

 

預防作用

預防疾病的思想是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中醫歷來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即高明的醫生是很重視預防的。

 

廣義地說,所有關於飲食的保健措施都以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為目的。食物對人體的營養作用,本身就是一項重要的保健預防措施。合理地安排的飲食能確保身體有充足的營養,使五臟六腑功能旺盛,氣血充實,正如中醫理論所言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邪氣是指一切致病因素。

 

除了全面安排飲食習慣和有針對性地加強某些營養食物外,中醫學還發揮某些食物的特異作用以預防疾病。例如薑、蔥、豆豉、芫荽等可預防流行性感冒;綠豆湯可預防中暑;大蒜、薏米可預防癌症;紅蘿蔔粥可預防頭暈;山楂可降低血脂等。

1404ph010
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胖
1404ph010

滋養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一向重視食物對人體的滋養作用,食物的滋養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礎。一個人一生中攝入的食物要超過自己體重的1,000—1,500倍,這些食物中的營養素幾乎全部轉化成身體的組織和能量,以供應生命運動的需要。

 

中醫認為人體最重要的物質基礎是精、氣、神,統稱「三寶」。「精」和「氣」是人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神」是精氣充盛的綜合反映,精、氣、神「三寶」都離不開飲食的滋養。中醫學認識飲食人體的滋養作用是從整體觀念出發,認為各種不同的食物分別可以進入某臟某經,從而滋養臟腑、經脈、氣血、四肢、骨骼及皮毛等。食物進入人體,通過胃的吸收,脾的運化,然後輸遍全身,發揮各種營養作用。

1404ph011
山楂可降低血脂
1404ph011

治療作用

食物的治療作用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的,「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是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這一原則也適用於飲食養生療疾,故此食療的治療作用主要可以體現在補益臟腑氣血、瀉實驅逐邪氣、調整陰陽平衡及其他治療幾個方面。

1404ph015
葡萄有補陰的作用
1404ph015

人體臟腑氣血虛弱及功能低下是導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中醫學把這種病理狀態稱為「正氣虛」,其所引起的病證稱為「虛證」。根據虛證所反映的症狀和體證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心虛、肝虛、脾虛、肺虛、腎虛、氣虛和血虛等。其中氣和血都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瀉實驅逐邪氣是指外部致病因素侵襲人體,或人體內部功能的紊亂和亢進,皆可使人患病。如果病邪較盛,中醫稱為「邪氣實」,其證候則稱為「實證」。實證常見於感冒初期或中期或由於食滯引起的腹痛及便秘。濕邪過盛引起的水腫,其脈象多見實而有力。

1404ph013
鮑魚有美髮、烏髮的滋養作用。
1404ph013

調整陰陽平衡,中醫學將陰陽學說用於醫學領域,藉以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並用以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中醫認為,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著對立統一的協調關係之結果,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而使陰陽失去協調關係,就會產生疾病;假如陰陽不能相互為用而分離,人的生命也就終止,所以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恰當可以維持陰陽平衡,中醫認為飲食養生也應以調整陰陽,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根據陰陽失調的不同情況,可有補陰、補陽、陰陽雙補等多種方法。

 

「陰」指陰精、陰液,中醫把對人體具有營養滋潤作用的物質稱為「陰」,血、精、津、液卻屬於陰的範疇。導致人體陰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久病傷陰,或過食濕熱辛燥之物,或情緒刺激,暗耗津液,以致出現身體消瘦、形容憔悴、口燥咽乾,口渴喜冷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或午後低熱、乾咳少痰,心悸失眠,五心煩熱,或盜汗、耳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表現。陰虛者應當補陰。

 

「陽」指陽氣,元陽。中醫認為,陽氣就好像太陽一樣,給大自然包括生命以光明和溫暖。人若沒有了陽氣,或無陽不足,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率就下降,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就會精力衰退,熱量不足而化寒。引起人體陽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久病傷陽,或過食生冷寒涼之品,以致出現怕冷肢寒、體溫偏低,面色蒼白或晦暗無華,口淡不渴、喜熱飲、或腰膝冷痛、小便清長、大便稀薄不成形、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陽虛都應當補陽。

1404ph014
燕窩有補陰的作用
1404ph014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5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