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孫子兵法》在中國影響有多大?

0103phn004_01
山東青島舉辦世界園藝博覽園內孫子和他的孫子兵法雕塑(視覺中國)
0103phn004_01

《孫子兵法》的流傳

《孫子兵法》從問世起,就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景仰,韓非子說:「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當時流行的,就是孫子奉獻給吳王的「十三篇」。從歷代兵家引用《孫子兵法》的情況看,此書在戰國、秦漢之際是廣為流傳的,顯示其在軍事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從版本源流角度考察,按歷史順延可歸納為竹簡本《孫子兵法》、晉寫本《孫子兵法》、影刊本《魏武帝註孫子》、宋本《十一家註孫子》、續古逸叢書影印宋本《五經七書》五種版本。

 

古代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和應用

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說「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三國以後,由於曹操率先為《孫子兵法》作註,註家蜂起。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註家有18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唐代的李筌、杜佑、杜牧、陳皞、賈林;宋代的張預、梅堯臣、鄭有賢;明代的趙本學、李贄;清代汪祺、孫星衍等。不過中國古代對《孫子兵法》的研究應用有兩個特點:一是以註疏為主,二是局限於軍事領域的應用。

 

近代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和應用

近代中國,外敵入侵,民族危機嚴重,《孫子兵法》的聲譽更隆、影響更大。林則徐、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蔡鍔、孫中山等,無不精通《孫子兵法》。就孫子研究的著述來說,比較重要的有顧福棠《孫子集解》、黃鞏《孫子集註》、陸懋德《孫子兵法集釋》、蔣方震的《孫子淺說》等。近代《孫子兵法》的研究較古代有所變化,尤其是引入西方近代軍事理論,對《孫子兵法》的兵學思想作出近代意義上的詮釋,帶有鮮明的「經世致用」特色。

 

現代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和應用

在現代歷史上,毛澤東對《孫子兵法》的推崇和精通是人所共知的,並將其中的合理內容實踐運用於指導戰爭上。劉伯承元帥對《孫子兵法》能夠熟讀背誦,他親自翻譯的《孫子‧勢篇》至今還保存在歷史檔案中。這個時期的《孫子兵法》研究應用特點是,(一)研究領域進一步拓寬,(二)在應用方面已被廣泛運用於政治、經濟、外交和商貿競爭等各個領域。

 

港台對《孫子兵法》的研究和應用

台灣和香港的學者對《孫子兵法》也頗有研究,如李啟明的《孫子兵法與現代戰略》、潘光建的《孫子兵法新論》等,均為孫子研究的力作。此外,港台學者鄭良樹、林建煌、唐亦男、劉必榮等人的論著,也多有精到之處。相比而言,港台學者對孫子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孫子兵法》在經濟、商貿等領域的應用研究上。香港中文大學曾邀請海峽兩岸和新加坡的華裔學者連續多次召開「中國式企業管理研討會」,會上就提出要建立《孫子兵法》的競爭模式,並建議將其與西方企業競爭模式作比較研究。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07月3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