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硯台如何在歷史中進化?

0518phn004_01
文房四寶
0518phn004_01

硯是隨墨而生的。在新石器時代,用來書寫繪畫的天然礦物顏料,在使用前必須先行研細、加水調和,故研磨之器被稱為「研」,而研還需與磨棒配套使用。由於石頭是最理想的天然研磨用材,因此早期研磨器多為石質。中國在原始社會後期,已開始使用石質研磨器,商周時一些墨書甲骨卜辭使用了碳素墨,作為墨的共生物,硯的使用已實際存在。春秋戰國時期,書寫工具已廣泛使用。至漢代以前仍使用天然石墨,故此當時的硯都附有研石。漢代以後,人們發明了松煙墨,並進而製成墨錠,從此研石逐漸絕跡。漢代,工藝水平已日臻成熟,東漢以後,陶瓷業迅速發展,硯開始從實用步入工藝品行列,當時流行圓形三足硯,帶有渾樸的裝飾性紋飾,品種除陶硯外,還有漆硯。魏晉時,南方大量使用多足瓷硯,北方則盛行方形四足硯。

0518ph017
東漢龍石硯,此時已不再使用研杵。
0518ph017
0518ph015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亦成為硯贈題材。清瓜形硯。
0518ph015

唐宋時期,世人重書畫,故亦十分講究製墨,加上採礦業發達,利墨名硯紛紛問世,遂出現了四大名硯。唐代以後高腿桌椅出現,硯從矮几移到書桌上使用,硯足失卻功能而逐漸消失,而硯堂、墨池也開始分離。唐代多箕形硯,宋代多抄手硯。元代還出現了暖硯,特點是硯堂下鑿空,可燃火加熱硯石,以解決北方冬季墨水凍結問題。清代又有金屬或瓷製底座的暖硯。明清時更加講究硯質,製作工藝精雕細鏤,鐫詩、題銘風氣盛行,造型豐富,多具吉祥寓意。

0518ph016
研磨工具(繪圖)
0518ph016

四大名硯,以質地瑩潤、發墨細膩、不損筆毫、貯水不耗等特點名冠天下。唐宋時期硯品繁多,唯端硯、歙硯、紅絲硯、洮河硯、澄泥硯最佳。唐人以澄泥為首,五代南唐以歙石為冠,宋代以紅絲石為第一,端、歙、洮河並重,後因紅絲石停採,於是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並稱,即明清以來所謂四大名硯。由於寶硯並具實用與收藏價值,故歷來為世人所重。硯石絕佳是最主要的先決條件;雕刻精美,尤其是製硯名家的精工巧作,可使硯石身價百倍,若再加上名人的題詩、題銘,則更加生輝增色。據宋人記載,圓石青紫色者是端石中的精華,琢而為硯,可值千金。宋代書畫家米芾曾收藏一方寶硯,上刻36座大小山峰,精美絕倫,其友人用山前的一片宅地才換取了這方硯山。自唐宋以來,陸續發現佳石以及社會文化繁榮,使文人社會的藏硯之風驟起,諸如十硯齋、百硯閣等,比比皆是,歷代帝王亦熱衷於此,內府收藏甚夥,一時間硯價倍增。

由此可見,硯的價值不能只用金錢衡量,歷史及社會風氣的因素往往更為重要。

0518ph018
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酷愛石硯,甚至見到佳石也要拜一拜。趙浩公、羅卓《米芾拜石圖》,香港藝術館藏品。
0518ph018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2月27日

延伸閱讀